晚饭还是在程十一的家里完成的,另外三个人商量了下,一人买一口铁锅,这肯定是做不到的。
一口铁锅所需要的工业票数量虽然不固定,但那是绝对少不了要用到的。
而工业票的获得一点都不容易,每超过20块钱工资的正式职工才能得到一张工业票。
可以说票很不好得,但需要这东西的地方却有不少。
锅碗瓢盆,自行车缝纫机,大大小小的东西很多地方都要用得到。
哪怕是陈丽娇这样手里不差钱的下乡知青,手里的工业票数量也是很宝贝的。
所以三个人最后的商量结果就是先买瓦罐回来。
说是瓦罐,其实也还可以买像是砂锅之类的厨具,不过具体的就要等到了公社后才知道了。
更何况铁锅那东西也不是现在的绝对必需品,供销社里都不见得能有现成的铁锅。
对于这三个人的困境和选择,程十一的态度就是听听就算了。
她有商城在,买铁锅简直不要太轻松,可问题在于她不能也不想这么做。
有她这么一个奇葩带着铁锅下乡就已经很惹眼了,要是他们四个人手里有四口铁锅,那不是明摆着让人认为他们四个人有问题吗?
好在陈丽娇三个人也都是心里有成算的,都没张嘴问程十一有没有工业票。
吃过饭,三个人便一起离开。
第二天一早,程十一也没做饭,直接从商城里买了现成的肉包子和加糖豆浆,吃饱喝足便叫上了另外三个人朝着村口走。
今天放假,可不仅仅是给知青们放假,而是给整个大队的社员放假。
明天就开始秋收了,除非是发生了特别严重的事,否则就算是四五岁大的孩子都要跟着下地干活。
帮忙捡稻穗,或者是去砍猪草,总之就没有一个是真正能闲下来的。
平日里不积极上工的人,一到了秋收这样的重大日子里,哪怕是装相也要装成一个勤快人。
谁敢在这样的时候磨洋工,不好好干活,大队长那是真的能操起棍子来揍人。
当然,就算大队长不发现,身边人也会相互监督。
总之,粮食大过天,没人会同意有人在这种时候拖后腿。
而秋收期间的伙食水平也是一整年里面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好了。
但凡是家里稍微还有点富余的人家今天都会去供销社里买点肉或者骨头回来,让家里人的肚子里多点油水,秋收上工的时候力气也能跟得上。
所以今天去公社的人会有很多,而牛车的位置就那么大,哪怕是两辆牛车,可也不能坐下整个大队的人。
这就代表着今天必须早早的去占位置,要不然就只能靠着两条腿去公社。
当然,牛车也不是免费坐的,每个人两分钱的车钱。
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舍不得这点车钱的人还是有的,但其中绝对没有程十一和陈丽娇。
有程十一催着,陈丽娇拿出来当早饭的饼干还没等吃完就赶紧出来了,身上挂着挎包,嘴里叼着一块饼干,手忙脚乱的给门上了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