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昕也很赞同李善长的意见,应和着:“的确是这样,我们麾下人才的确太少了,政策实施下去,大打折扣,只能达到十之一二。
如果要大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人才队伍。有些事情,蛮力没有用的,战场的兄弟们勇猛无比,可是治理上,一团糟。”
马昕叹息,想到安排的事情,那帮兄弟闹出的笑话,不仅仅耽误事情,还令人心烦意乱,凭空增加了很多新的事情。
朱元璋也点了头:“术业有专攻,这不是你经常说的么,治理还是需要这些文人的,罢了,我们就去会一会这刘伯温。”
战船顺江而下,逐渐靠近刘伯温所在地。
这里,还属于元兵麾下。这次朱元璋也是冒了一定风险。
快船靠岸,有四海商行的人接应,几人伴作客商,快马朝着青田县而来。
“你们负责警戒,不要出现一点问题。”这次护卫任务,不仅仅有蛟龙队,还有朱元璋亲卫。
有这些人,可保万无一失。
人生在世,哪里一帆风顺,危险到处都有。这些朱元璋他们都很清楚。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提前排除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朱元璋也好,李善长也好,马昕也罢,谁没有遇到过险境呢。这些不能够阻挡他们的脚步。
马蹄声此起彼伏。
次日清晨,几人就已经来到了刘伯温所在的竹林之外。
望着熟悉的场景,李善长感慨道:“此处还是多年前来到过,当时文人数百何等热闹,如今却只有这刘伯温一人了。
时也命也,求学路上的艰辛还历历在目啊。”
“正是,求学之路何等不容易。”马昕也叹道。
他原身记忆,小的时候寒窗苦读的日子也相当难熬。
朱元璋眨了眨眼睛道:“那些文人呢?”
李善长道:“上位,大多数为官员幕僚,以及富贵人家账单,参谋。甚至还有开私塾的。
只有最优秀的才会参加朝廷的考试。
这刘伯温就是进士出身,相当了不得。”
言语之中,李善长有些落寞。
朱元璋何等人精,宽慰道:“先生的才能,可比萧何,何必妄自菲薄。”
“多谢上位。”
几人陆续下马,马昕抬步向前,敲门道:“可有主家在,有客来访,还请一见。”
木门轻轻的敲动,似乎敲动历史的足迹。
稍顷,一个眼神特别深邃的人,带着一个和他比较相似的年轻人,开门迎客,
一身青衣,刘伯温一眼就,看出来了,来人的不同寻常。非凡俗的气质。
不论是马昕,还是李善长操心数十万人的衣食住行,高官养其气质。
更何况朱元璋了,掌握生杀大权。气质更加具有侵略性。
“在下马昕,此乃我主朱元璋,前来拜会先生。”
马昕施礼。
“久仰先生大明,朱元璋前来拜会。”
“伯温兄,久违了。”李善长笑呵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