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舰队新兵太多还需要一点时间开展适应性训练。拖延几个小时也好……”
信息送达辛迪号后,伊南感到有些不快,但还是同意了这个奇怪的要求。于是,各舰队下属的补给舰队归还序列,第四舰队则留在雷区附近待机。自从进入雷区后他的眼皮就不住地跳,总觉得似乎有什么不吉利的事情正在逼近。
福卡作为代理副官传达了司令部的命令,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不安:“法兰格尔,你是不是有什么计划?可不要瞒着我啊……”
“我觉得守住这个出入口会比较安全一些,感觉我们现在正往一个陷阱里钻……但愿是杞人忧天吧。”
“假如是杞人忧天,那战斗结束后我们第四舰队就没脸见人了……”马杜卡舰长在法兰格尔结束通话后一脸凝重地抱怨着。
“两害相权取其轻……”
上述过程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其间高登作为副参谋长没有插一句嘴,只是默默地看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各自的见解。法兰格尔等这些事忙完了才想起身边的副参谋长,他看了看高登的表情最后还是打消了向他征询意见的念头。
……
此时第四舰队三千艘战舰的战力对于伊南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阿斯兰省已经进入了攻击范围,但是地龙舰队却踪影全无。
“是否派出陆战队展开登陆作战?”蒙特以指挥部参谋长的身份向伊南请示。
“开什么玩笑……”虽然三个舰队各带了一个陆战兵团总计有三十万人,但眼前的目标是一个十亿人口规模的星球,伊南根本没考虑过占领的问题,“命令侦察舰继续扩大搜索范围……”
“阁下,就目前的局势来看,继续等下去人心惶惶,恐怕凶多吉少……不如对星球发动几轮空袭有所交待就撤退吧。”
根据蒙特的建议,舰队针对星球上的军事目标、修造船厂和港口设施发动了两轮打击,但无论是攻击方还是防守方都显得缺乏激情。舰队在大气层外对地面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然后校对轰炸效果;地面部队则进行防空作战,并伺机攻击贸然进入大气层的国派战舰和舰载机。
从阿斯兰省出发有多条航道连接后方的省份,也就存在多种可能性。指挥部无法做出判断,于是就这样在原地等了整整一天。一直拖到第二天的下午,乔治伊南二级上将终于也忍不住了。他看完统计出来的差强人意的空袭战果后下达了撤退命令。
就在全军重新编排好队形整理好各种物品准备返航时,詹姆斯福特上将率领地龙舰队恰到好处地闪亮登场了。其实,这也并不奇怪,阿斯兰省既然进入了国派舰队的攻击范围,自然对于国派的大致行动非常了解。
“发现敌舰队!数量大约二万!确认旗舰‘瓦莱里安’号(詹姆斯福特的旗舰)!”
船舱内警铃大作,本已倦怠的国派官兵们一下子紧张了起来,肾上腺素开始大量分泌,似乎人人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指挥部相对而言则比较冷静,伊南和蒙特都认为敌舰队此时出现很可能已经得到了增援,不过这个结论又与侦察舰提供的情报相左。
“敌舰队的增援可能来自于周边省份的警备舰队,也可能是蓝雷恩少将的舰队。总而言之,恐怕是不得不大干一场了。”蒙特看着态势图有些无奈。
“看来我们遇上了玩花招的高手。”伊南总指挥的身份使他不能仅停留于埋怨的阶段,“命令全舰保持现有队形后撤拉开与敌舰队之间的距离,退至雷区前九百万公里(大约三十光秒的距离)列阵。”
第四舰队同样也接收到了敌情的警报,只要通信功能完备,敌我态势都会通过数据链加密后实时(空间距离造成的延时另当别论)传递到各个单位。当然,不同级别的单位能够接触到的态势各不相同,法兰格尔作为舰队司令官自然是拥有最高权限的。
“命令!指挥部命令我舰队集结兵力继续待机。”
“本来只是打算出来唬唬人,现在看来要玩真的了。不知不觉就被人牵着鼻子走了……”法兰格尔的抱怨被高登的干咳声打断了,他看了看高登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联合历310年7月25日相当于阿拉密斯清晨的光景,国派与地龙的舰队群分别进入了对方的有效射程。随着双方指挥官的命令,阿斯兰省会战正式打响。
交战双方在开头的两个小时内都显得非常谨慎,国派方面投入了十一个分舰队,采用朴实无华的平面阵型战列舰在最外侧,巡洋舰则在战列舰后方隐蔽、等待时机。地龙方面则被确认有九个分舰队的兵力,他们一开始采取攻势,进入战列舰的有效射程后则停止了前进专注于远距离的炮击。双方在这段时间里伤亡都不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规模的会战就好比两个超重量级拳击选手之间的对决,绝对不能露出破绽,绝对不能轻易出手。一招往往致命……
“虽然就目前的情报分析我军数量占有,但敌方的援兵规模仍未得到确认,所以贸然绕袭侧翼恐怕并不明智。”
“敌舰队假如真有援兵,恐怕不至于如此保守,本官仍坚信敌军在玩心理战。”
“冒险实在是没有必要,现阶段只需要加强正面火力就行了。”
……
经过短暂的视频会议讨论,国派舰队改变了战术不再向侧翼进行试探,而是将多余的战舰补充到现有战列之中以加强局部的火力。同时,舰队开始向地龙的阵地逼近,以期将火力优势进一步扩大(战列舰比对方多,巡洋舰也比对方多)。
“即便地龙有一个舰队的增援,我们仍然能够保证一个平手。确认敌军援兵之后就命令第四舰队加入战列。”伊南在双方交火之后心境变得平静许多,他毕竟也是一个经历过战争的老兵,战斗反而会使他感到踏实。
詹姆斯福特的心境变化起伏不大,总给人一种胸有成竹的感觉。虽然兵力上处于劣势,但他却毫不在意,对于援兵的事情也很淡然。
早在国派舰队出发之前他就获得了相关的情报,随后便安排部下开展各种准备工作,比如疏散和布雷。至于出击时机的选择,是部下们唯一不理解的地方。福特则以心理战的理由加以解释,但是仍然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不过,这些都不是可以决定胜负的关键,真正的杀手锏只有几位舰队司令官知道鲁格西弗尔少将在疏散和布雷阶段就奉命指挥两千多艘巡洋舰组成的特遣舰队脱离了舰队主力,大多数人都以为他指挥这些兵力是负责护送人员物资或者负责掩护工兵布雷去了,其实则不然……
“司令官阁下为什么任命这个人担此重任?”对于福特的作战计划部下们并没有表示太多的怀疑,不过在关键任务的人选方面却颇有微词。马克思佩里少将就曾提出过类似的疑问。
“西弗尔并非庸才,这个任务风险极大。选择他也算是风险控制的一部分。”福特的回答其实是话里有话,全凭听的人自己理解了。这里的“风险控制”可以理解为提高任务的成功率,也可以理解为降低任务失败的损失。
……
回到战场,通过侦察福特也发现国派舰队并没有大胆地采取绕袭侧击的战术,他当然明白这是国派的指挥官担心自己还有预备兵力的缘故。想到这里福特就忍不住发笑,事实上一直被伊南等人念叨的地龙增援部队根本就不存在,阿斯兰-哈德尔方向的军事行动其实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重要。
“敌舰队正在缩小距离,很快将进入巡洋舰射程。”情报参谋见福特在冷笑,便将监视器上显示的情况用文字强调了一遍。
“命令全舰队坚守位置。”假如认真详实地统计双方的伤亡情况,那么现阶段数量不占优势的地龙舰队方面损失更大一些,不过绝对数字上的差距并不大。但是,假如进入双方巡洋舰的射程后,情况就可能发生恶化。因为总量上本来就不占优势,又有将近一个舰队所配属的巡洋舰未参加战斗。
福特的通讯参谋再次确认了司令官的命令后才向各舰队进行了传达,并不是个人能力和见识上有多大差别,而是因为他并未参与战场最高层的决策。旁人单凭零星的情报就看穿福特的计划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各舰队的司令官倒没有表现出哪怕一丝一毫抵触的情绪,因为他们都明白福特乃至整个舰队此时都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不过,巴里德还是忍不住善意地提醒了福特一句:“巡洋舰火力密度上的不足,很可能被敌舰队发现。”
这也是福特感到担心的地方,但是那支始终停留在雷区附近待命的国派舰队令他感到有些不安那个位置会直接影响到他预留的杀手锏的威力。
“看来,计划再完美,还是需要借助运气和计划实施者的能力。接下去就要看鲁格的发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