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的四月,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在改革开放中焕发着勃勃生机的古城西安,车如游龙,人如潮涌。拖着长长广告条幅的大彩球,绚丽缤纷,随风飘荡,腾升在蔚蓝的天空里。宽阔笔直的大街两旁,一派美丽繁华的景象。古朴典雅的钟鼓大楼,巍然耸立,时刻以它那经久不衰的雄姿,俯视着脚下流动的人群。
时值春季高等自学考试的第一天,莘莘学子都在匆匆忙忙地从周边区县的各个角落,赶赴省城,来实现他们人生的又一个夙愿。
距离开考还有一段时间,即将走进考场的有志青年们,都在抓紧点滴时间,临阵磨刀,积极备战。
何艺兵来到设有考场的教学楼后面,找了一个人少的地方,拿出应考的复习资料,看了起来。
身背小包的李翠香在距离何艺兵不远的地方看书。
考务室的喇叭响起。
李翠香忽然看见了何艺兵,她想要喊,却没有喊出声来。有点儿不知所措地看着何艺兵。
何艺兵收起书本,抬起头来,快速地环顾了一下周围,准备走向教学楼上的考场。
何艺兵发现李翠香在注视着自己,他又把扫视而过的目光移回到李翠香身上。
李翠香没有说话,依然看着何艺兵。
何艺兵睁大了眼睛,怯生生地说道:“你也来考试?”
李翠香点了点头,微微笑了一下,还是没有说话。
何艺兵问她:“你考什么科目?”
李翠香说:“《中国古代文学史》,你呢?”
何艺兵向她走近了几步,边走边说:“我考《古代汉语》。”
李翠香说:“噢,那咱们就不在一个考场。”
何艺兵说:“快考试了,咱们先进考场吧,一会儿考完试再聊。等交卷以后,咱们在学校大门口碰头,不见不散!”
李翠香又点了点头,说:“好吧!一会儿见!”
说完,两人分别进了自己的考场。
坐在考场里的何艺兵,思绪很不集中。他一边答卷,一边回忆着那位龙山中学时的同学李翠香。
高考结束以后,何艺兵把李翠香留赠给自己的书籍整理在一起,托一位同学将书捎给李翠香:“张林涛,你和李翠香同村,劳驾你把这些书带给李翠香!”
张林涛淘气地说:“你自己去还嘛!人家李翠香说不定还有悄悄话要对你说呢!”
何艺兵:“瞎扯什么?她能对我说些什么呀?求求你帮个忙,捎给她吧,我真的还有别事要做!”
张林涛笑了笑:“何艺兵,耽误了你的美事我可不负责!”
何艺兵:“你在代我谢谢李翠香!”
张林涛:“放心吧,我一定会照办的!”
何艺兵摇摇头,继续答卷。一会儿,何艺兵又想起了自己在师范学院里收到李翠香明信片时的情景。李翠香分明在用明信片向自己表白了什么,当时,那张明信片还在自己心里引起过瞬间的波动。在别后的时光里,李翠香很少再在他心中出现,今天却在这里意外地遇到了这个人。唉,现在想起来,真有点对不起这位老同学……
何艺兵在纷乱的思绪中答完了卷纸,结束了考试。他来到校门口,怀着复杂的心情,等着李翠香。
看到李翠香走近了,何艺兵说:“怎么样?题还不难吧?”
李翠香说:“也不容易,反正答是答完了,不知道错对。”
何艺兵向四周看了看,说:“咱们找个地方吃点东西,边吃边聊,好不好?”
李翠香照旧点了点头,说:“好吧!”
两人就近找了一家饭馆,随便点了一些饭菜,吃了起来。
何艺兵说:“你什么时候开始参加自学考试的?”
李翠香说:“去年。”
何艺兵又问她:“怎么想起参加自学考试了?”
李翠香说:“我从八九年开始,就到我们村的小学里当民办教师了,听人说民办老师要转正,就得有学历。你想,像我现在这个样子,也只有努力争取一张文凭,等待机会转正,别的,还能有什么出路?”
何艺兵说:“噢,现在这社会,对咱们当老师的,待遇不见提高,要求倒是越来越苛刻了。像我在学校也一样,不继续进修,生怕自己跟不上形势,会被社会淘汰。”
李翠香忽然转了话题,说:“你现在跟赵蝶衣怎么样?关系还在发展吧?”
何艺兵觉得她问得有点突然,愣了一下,说:“我俩的事你也知道?”
李翠香说:“别人不关心你,我可是一直都在关心着你!”
“关心我?”何艺兵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