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亮也是露出困惑之色,望着林逸等待解释。
“他的反应过于自然,几乎毫无破绽。”
林逸眼神微敛,片刻后恢复如常,“就像一个人事先已准备好应对各种盘问,在面对调查时便会显得异常从容。”
“他们会不由自主地盯住对面之人的眼睛,试图诱导对方相信自己所说都是实话。”
“或者通过目光试探对方,是否相信了他的话语。”
“当然,不是所有人表现从容就是在撒谎,也不是注视眼睛就意味着骗人。”
“但一般来说,八成以上的情况都与此有关。”
“呃……”
赵高一脸迷糊,“那这么说,师傅你是觉得这个东鸿云,刚才在骗人?”
“不是。”
林逸却缓缓摇头,“恰恰相反,他说的话全部是真的。”
赵高愣住了,刘元亮也没明白过来了。
既然是全说了实话,难道不说明他没有嫌疑吗?
“假如你们是一般老百姓。”
林逸转头看着两人,“忽然有一天,警方找上门来问你相关案件的情况,你们会怎样回答?”
刘元亮不太明白林逸的意思,“正常人应该都会老老实实讲出来吧?”
“对啊!”
赵高也在一旁点头附和,“哪敢跟警察撒谎,这不是自找麻烦嘛。”
“是这么个道理没错。”
林逸缓缓点头,“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在回答警方问题的时候,正常人肯定会在脑袋里稍微过一遍答案,确保没问题后再出口。”
“这份思考与权衡,会让正常的回话变得略迟疑、慢半拍。”
打个比方来说,就像做生意谈价码一样。
没人听完标价就会二话不说付款,总会权衡是否值这个钱,才决定是否成交。
而这思考的过程,就是时间的沉淀点。
比如一些身经百战的官员说话,往往都是缓慢而沉稳。
并非因为他们天生爱慢悠悠地说,而是每句话背后都在大脑里反复推敲斟酌。
说什么、怎么说、该说到什么程度、每个词怎么选,都要思量到位。
一句话一个字都不能出差错,否则可能就是万劫不复。
听罢这一番话,刘元亮与赵高清醒了几分。
以前身为警察办案之时,并未深究这些细节。
如今细想才明白,平常百姓面对警方向来不会立刻作答如流水,总得多想几句。
但方才的东鸿云却是有问必答,干脆利索到几乎没有半点迟疑。
这种情况合情合理吗?
“好好彻查一下吧。”
林逸嘴角轻扬,带出一丝冷笑。
这个东鸿云,肯定藏着秘密!
……
一天后,大局长办公室。
“嫌疑人朱正青仍然下落不明,目前已经被发布通缉令,列入网上在逃人员名单。”
“其他单位也在配合排查,他是否使用本市本地身份信息活动。”
“从目前掌握的信息分析,有极大可能他并未使用自己的真实身份,而是冒用了他人证件进行隐藏。”
“关于东鸿云的调查情况初步显示,并无明显可疑点。”
“其日常生活规律清晰,每天白天多在两家4s店之间轮值,晚上回家陪伴家人,几乎不参与外部社交活动。”
“至于嫌疑人贺龙,目前已完全交代,两名受害人的死亡均为朱正青所为。”
“宋绮这边基本没查出问题,基本和杀人碎尸案牵连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