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挠挠头说:“什么啊”
周舟抓着他追问:“有没有,有没有?”
武宁上手捏弟弟的小圆脸:“有什么有啊,我倒是想有可林淼说还不行”
月哥儿和周舟震惊对视,瞪大眼睛齐齐说道:“哇哦!!!”
武宁被看得头都红了,直接一手一个,互相掐在一起笑成一团。
周舟心情愉悦,乐悠悠地慢慢走回家,和武宁在荒地分开。
走到篱笆空地遇到钱货郎,看来他已经在村里转了一圈了,大雪天的不容易,钱货郎见人就招呼:“小哥儿,针头线脑碎花布,发带串珠彩线绳,要看看不?”
“不”周舟突然想到前两日阿娘用粗盐炒的太阳花种子,咸香可口,炒出来一碟子,大家尝尝味道就没了,他忙问:“钱货郎,你之前卖那黑白相间的种子还有吗?”
钱货郎停下来:“没了。”新鲜东西,没多少人真的买来种,卖完他再没拿货。
“你是在哪收的?”
钱货郎:“远着咧,在丰乐镇收的,咱们平良镇也有。”这种子镇上也卖,去种子行问问就知道了,货郎没必要隐瞒。
周舟听后,掏出六文钱买了两根发带。
郑则和阿爹聊过后,趁着周舟去玩,两人喊三个小孩到小房间。
小九牵着孟辛,鲁康走在旁边,三人都有些惶恐不安。
尤其是小九,他看着弟弟露出花印的洁净额头和梳理整齐的头发,心里难受,小辛在郑家这段时间看起来最精神好看。
如果小辛能留下来就好了。
孟辛感觉手掌被握紧,他抬头看哥哥,用另一只手握在他手上。
郑则:“孟辛的病已经好全,该说说你们的去处了。”见小九和鲁康不安对视,郑则先是问他们:“你俩十三岁,孟辛十岁,为何不去镇上的养济院求助?”
养济院收留六至十四岁的孤儿和流浪儿,三个孩子年龄符合条件。
鲁康先说:“我们就是从养济院跑出来的,里面的人不好。”
小九接过话,口条清楚:“他们强迫大孩子去劳动,偷偷让我们干活,钱要上交。经常有人生病,给饭吃,但也打骂人。”
鲁康:“辛哥儿不讲话,他们也骂。”
郑则不知道养济院里头竟有这样的门门道道,“你们住了多久?”
小九着急摆手:“就住了一个月。我们不会再去那里了。”他住里面很不安,总怕有人趁他不在偷偷卖掉小辛。
“你们流浪时是否有得罪什么人,要老实说。”
鲁康摇头,小九犹豫了一下也摇头,他偷过吃食和钱,但没被人抓到过。
郑则对两人性格也有了解,他严肃地说:“孟久,小偷小摸的事,往后你不能再做了。”
小九连连点头,他听出郑则话里有别的意思,紧张等着。
三人如今还住在郑家,避免被视为隐匿人口,郑则需要告知村长;
去镇上酒楼做堂倌儿学徒,要有户籍身份,流浪儿若不入收留者户籍,郑则需要与他们签订收留契,还要找村长写保书,请他作为保人一同去县衙备案,获取“收留凭”,如此一来三人便有身份了。
“收留期限我签五年,五年后你们两个也成年了。”
收留……
小九听后眼泪掉落,说不出话来,只能拉着另外两个还傻愣着的跪下,“砰砰”磕头。”
郑则叹了口气,喊他们停下:“别高兴太早,在你们身上花的钱我都记账上,将来要你们还的。”
小九擦掉眼泪,认真点头:“我都还,只要能让我们留下。”
三人以为被收留已经很好了,没想到还有更好的事。
“家里没这么多田,我找了关系跑堂学徒三年,再苦也要坚持,第四年你俩就能挣钱,也算有了立身之本,收养期限到后,便可自己成家生活。”
小九怔怔看着郑则:“我将来会还钱,一定会报答你们,我孟久说到做到”
鲁康跟着说:“我也还钱,我还给你们家干一辈子活。”
小九转头看弟弟,忐忑地说:“小辛欠的钱,我将来也还,他能不能住下”
郑则示意他听着:“先说好来,我还有两位家人他们如今不在这里,将来若需要人照顾,你是否愿意让孟辛照顾他们。”
“孟辛欠的钱不用还,他照顾人直到他成年,之后嫁人或是想离开,都由他。”
“我能先问问是谁吗?”
郑则:“我夫郎的爹娘。”
小九感觉牵着的手被弟弟晃了晃,他当即应下:“愿意。”
都说完了,就在郑则和郑老爹准备起身离开时,一直不说话的孟辛突然开口。
“我将来,给大伯和大娘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