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下令北伐了!
大明十万大军正在准备物资,十日后将随着信国公、曹国公北上灭元!
朝会上,陛下用轻松惬意的语态,说出石破天惊的大事!
出征打仗可不是儿戏。
陛下是马上皇帝,大明的江山都是一枪一刀打出来的。
他难道不知道,这种大事需要拿到朝会上商议后才决定吗?
方才兵部尚书跟户部尚书刚开口询问此事,就被陛下怼了一脸。
说什么,粮草是用的夏收余下的粮食,没动用国库里面的粮食。
十万大军的花销,都是陛下内帑出的钱,又没拿过国库一个铜板。
说得户部尚书根本接不住陛下的话。
至于兵部尚书,也被陛下怼得哑口无言。
说什么十万大军的军备,是陛下自己准备的,又没让兵部从其他州府调集兵器铠甲。
就连出征大军携带的洪武大炮,都是让研究院打造出来的,而研究院独立于六部之外,花销也是陛下一力承担,没找户部要过银子。
大家把目光望向太子,希望太子能站出来说几句。
哪知太子非但没有劝阻陛下,反而对着信国公、曹国公说什么,让他们放开手脚去打,一口气把残元给灭了,等回来给两人庆功。
合着大军都还没开拨,陛下跟太子就准备开庆功宴了?
关键信国公跟曹国公纷纷跪拜谢恩。
这两人也是,跟着陛下跟太子胡闹。
那战场瞬息万变,怎么可能有十足把握完胜元军?
元军又不是泥巴捏的,听说元朝还有近二十万的大军。
别说是人,就是二十万头猪,让人砍,都不是几日能砍杀完的。
仗都还没打,他们四人就搞起庆功那一套。
这是完全没有把元军放在眼里啊。
不过有些脑袋瓜子转得快的,已经在心里打起了小九九。
不说陛下跟太子,就拿信国公跟曹国公来说。
他们两人可不是浮夸之人。
这种殿前夸海口,出征被打脸的事,他俩根本做不出。
能在陛下面前把胸腹拍得“邦邦”响……
能让他们如此有底气的立下不灭残元不回朝的军令状……
恐怕,没有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简单。
大明的功勋很难混到,全是从军中得来的。
而大明已无大的战事,想要靠军功捞爵位的,可以说比登天还难。
现在北伐讨元,是最后的机会了。
不光是武将动心,就是那左边站着的文官都打算往军中扔几个儿子。
谁家没有几个不成器的儿子?
但凡他们能捞上一点点军功,后半辈子也不用自己再操心的了。
……
“皇后呢?”
下了朝,老朱兴高采烈地跑来坤宁宫,想要把自己一口拍板的喜事说给妹子听。
结果找了一圈,都没看到马皇后的人影。
“启禀陛下,娘娘一大早就出去了,中午也没回宫用膳。”
现在坤宁宫管事的是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