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连忙上前握手:"郑教授好,我们的温室呃,昨晚出了点小事故。"
"事故?"郑教授眉头一皱,"带我去看看。"
在检查过烧毁的电源箱和整个温室后,郑教授的眉头越皱越紧。
柳青的心沉了下去,以为要挨批评了。
没想到老人突然转身,对马科长和围观的村民说:
"这是典型的破坏行为!柳青的项目非常有价值,省里正准备在全省推广这种简易温室技术。"
他拍了拍柳青的肩膀,"小伙子别灰心,这种阻挠科技进步的事情我们见多了。明天我就派技术员来帮你升级电路系统!"
这番话像一颗炸弹,在人群中引起巨大反响。
老族长和几个老人面面相觑,柳斌的脸色则变得煞白。
马科长趁机宣布:"县里已经研究过了,柳家沟的温室项目不属于"试验",而是成熟的农业生产技术,不需要额外审批!"
形势瞬间逆转。原先持怀疑态度的村民纷纷围上来,打听怎么建温室;老族长虽然没说话,但也没再提"拆温室"的事;柳斌则不知何时悄悄溜走了。
当天下午,柳青召集核心团队开会,商讨扩大生产的事宜。
林小雨展示了她根据苏联资料设计的滴灌系统图纸,老周则提出了电路改造方案。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土地。"柳青摊开村地图,"要扩大规模,至少需要两亩连片的地。"
"老荒沟那边怎么样?"赵二狗指着地图一角,"虽然偏远点,但背风向阳,离变压器也不远。"
正当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时,村委会的喇叭突然响了:"柳青,柳青,速来村委会,有紧急电话!"
电话是陆新成从省城打来的。他带来的消息让柳青既兴奋又忐忑:省电视台要来采访温室项目,而且刘副主任也被安排陪同。
挂掉电话,柳青站在村委会门口,望着远处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温室。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省电视台采访前夜,柳家沟的夜空飘起了细雨。
柳青站在温室门口,望着远处公路上偶尔闪过的车灯,心中翻腾着不安。
自从接到采访通知,村里就像一锅将沸的水,表面平静,底下却暗流涌动。
"又在担心柳斌?"林小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手里拿着两件雨衣,递了一件给柳青,"老周在变压器那边装了警报器,有人靠近就会响。"
柳青接过雨衣披上,冰凉的塑料气味钻入鼻腔:"刘副主任亲自陪同采访,绝不会只是来看看那么简单。"
雨丝在温室薄膜上汇成细流,顺着弧形表面滑落。
温室内,西红柿植株已经长到半人高,青翠的叶片间挂着累累果实,有几颗开始泛出淡淡的粉色。
这是他们最新试种的品种,特意留着等电视台来拍摄。
"看这个。"林小雨从包里掏出一本苏联期刊,翻到折角的一页,"科瓦廖夫教授寄来的最新资料,提到用导电漆制作简易防盗网的方法。"
柳青凑近查看,俄文看不懂,但示意图很清晰:用导电漆在温室周围画圈,连接警报装置,一旦有人闯入就会触发。
"现在准备还来得及吗?"柳青抬头看了看天色,已经全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