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割着脸,但两人心里都热乎乎的。
自行车后座上的筐子里,鲜嫩的蔬菜用湿布盖着,在月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县城集市刚开市,他们的摊位前就围满了人。
这个季节见到新鲜黄瓜,简直像冬天里见到蝴蝶一样稀奇。
"多少钱一斤?"一个穿着体面的中年妇女挤到最前面。
"三块五。"柳青报出价格。
周围响起一片吸气声。
夏季黄瓜才五毛钱一斤,这个价格确实令人咋舌。
"太贵了吧?"有人嘀咕道。
柳青不慌不忙地掰开一根黄瓜,清香的汁液顿时溢了出来:"大姐您尝尝,这是真正的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整个县城独此一家。"
中年妇女接过尝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给我来五斤!我婆婆住院半年了,就想吃口新鲜黄瓜!"
有了第一个买家,接下来的销售势如破竹。不到两小时,所有蔬菜销售一空,后来的人只能遗憾地打听下次什么时候来卖。
"早知道带一百斤来了!"赵二狗数着钞票,独眼笑成了一条缝。
柳青却注意到,集市角落有个熟悉的身影——柳斌正和一个干部模样的人交头接耳。
那人背对着这边,但柳青从臃肿的身形认出,正是刘副主任。
回村的路上,赵二狗兴奋地计划着扩大种植规模,柳青却心事重重。
刘副主任亲自来集市"考察",绝对不是好事。
他们的担忧很快成为现实。
三天后,吴村长愁眉苦脸地召集村干部开会,桌上摆着一份红头 文件:《关于规范冬季农业试验项目的通知》。
"未经县农业局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展反季节种植试验"吴村长念着文件内容,声音越来越低。
"这不就是针对我们吗?"赵二狗拍案而起。
柳青接过文件仔细阅读,眉头越皱越紧。
文件要求所有试验项目必须经过"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审批流程至少需要两个月——等批下来,冬天都过去了。
"刘副主任这是存心不让我们干啊!"老支书气得胡子直抖。
柳青沉思片刻:"文件上说的是"试验项目",如果我们不叫"试验"呢?"
众人一愣。
"科瓦廖夫教授的来信提到,苏联集体农庄的温室早就从"试验"转为"生产"了。"
柳青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们也可以申请将温室登记为正规农业生产设施,绕过试验项目的限制。"
"这能行吗?"吴村长迟疑道。
"不试试怎么知道?"柳青已经站起身,"我明天就去县里找马科长。"
当天夜里,柳青在温室值夜班。
初春的夜晚依然寒冷,但温室里温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