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少我这小本生意,可就赔本咯。”
大娘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行,给我量五尺。
以后有好布还得想着我。”
白玲珑看着这热闹的场景,不禁感慨:“这小镇烟火气十足,百姓们的生活看着真是安稳。”
南宫宴微微颔首,目光中满是欣慰:“是啊,但愿天下所有百姓都能如此安居乐业。”
太后听了,笑着插话:“今日跟着你们出来,才真正感受到这民间的热闹劲儿,家里可没有这般鲜活的景象。”
白玲珑转身,笑着对太后说:“祖母喜欢就好,以后咱们多出来走走。
找个时间,咱们去江南,听说那里风景如画,市井生活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太后眼睛一亮:“好啊,我还没去过江南呢,早就听闻那的美景和美食,可一定要去尝尝。”
太后被一阵悠扬的丝竹声吸引,脸上露出好奇的神色,提高声音说:“这是啥声音,怪好听的。”
南宫御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说:“奶奶,像是戏楼传来的,想必是有戏曲表演。”
太后兴致勃勃,眼睛都亮了起来:“走,咱们也去凑凑热闹。”
众人循声而去,发现是一座戏楼,台上正表演着精彩的戏曲。
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都韵味十足。
太后看得目不转睛,不时点头称赞:“这戏班子唱得可真好,好久没这么过瘾地听戏了。
比家里请的,那些戏班子多了几分随性自在。”
皇后在一旁笑着说:“母亲喜欢就好,等回去了,也可以请戏班子到家里唱。”
太后摆了摆手,脸上满是嫌弃:“在家里哪有在这民间自在,还是这儿热闹。
在家里听戏,规矩一大堆,听着听着就没了兴致。”
这时,旁边一位老者听到太后的话,忍不住搭腔:“老人家您这话可说到点子上了,咱这民间的戏,那都是唱给咱老百姓听的,图的就是个乐呵,没那么多讲究。”
太后笑着回应:“老哥说得对,看来您也是个懂戏的人。”
老者哈哈一笑:“懂谈不上,就是爱听,这戏啊,就是咱老百姓生活里的调味剂。”
众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了戏曲,从戏班子的唱腔聊到不同剧目的故事。
此时,南宫宴注意到街边有位老者正在卖字画,他走上前去细细观赏。
一幅描绘山水田园的画作吸引了他的目光,画中青山绿水、茅屋炊烟,充满了宁静祥和之感。
南宫宴问:“老人家,这幅画是您所作?”
老者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正是老朽涂鸦之作,公子可是喜欢?”
南宫宴点点头:“此画意境深远,让人心生向往。
不知老人家这幅画多少银子?”
老者思索片刻:“看公子也是懂画之人,二十两银子,您拿走。
这画我构思了许久,每一处山水,每一间茅屋,都是我对长乐镇的热爱与眷恋。”
南宫宴微微皱眉:“老人家,这价可否再商量商量?
实不相瞒,我买下此画,是想时刻提醒自己,心中的太平盛景该是如何模样 。”
老者笑着说:“公子,不是老朽不肯让步,实在是这画里倾注了太多心血。
不过看公子诚意满满,若公子能为老朽讲讲这画对您的意义,也算值了这一番缘分。”
南宫宴稍作思忖,娓娓道来:“我常想,天下百姓能如这画中一般,于山水间安居乐业,自给自足,没有战乱,没有苛政,便是我最大的心愿。
看到这幅画,便觉得那理想中的太平盛世近在眼前。”
老者听闻,眼中满是赞赏:“公子心怀天下,此画赠与公子又何妨。
但公子只需按价买下便好,也算是为老朽这手艺正名。”
南宫御拱手致谢:“老人家高义,日后若有机会,定当再来拜访。”
老者欣慰地笑了:“公子慧眼识珠,此画也算有了好归宿。”
戏散之后,众人继续在小镇中漫步。
天色渐晚,晚霞染红了半边天。
白玲珑提议找家客栈休息一晚,明日再启程。
大家一致同意,便在小镇中心寻了一家,干净整洁的客栈——“归梦客栈”。
刚一进门,店小二就满脸堆笑,热情地迎了上来,点头哈腰道:“几位客官,里边请!
您几位是吃饭还是住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