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五皇子和高院长已在殿外等候!另有一事请殿下过目。”
王总管将三份密报呈给明帝。
其中详细记载了赵瑞霖硬闯特务府的过程、孙静怡与叶安的对话以及赵瑞霖与叶安的交锋。
明帝并未急着召见高子扬与赵瑞霖,而是先浏览起密报。他首先翻开的是关于赵瑞霖冲击特务府的详情。
当读到赵瑞霖迫使陆阳和方志远退至门前的情节时,明帝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没料到这个老五竟有这般魄力!这份果敢深得明帝欢喜。
在明帝看来,最注重的就是皇权和宗室尊严。过去太子屡遭诟病,皆因行事缺乏分量!
要么派宫女堵路,要么搞些暗杀把戏,实在有失体统!
而赵瑞霖呢?同样是惹事,他却能无视特务府的刀光剑影,毅然决然闯入,尽显豪迈之气!
这般胆识充分体现出皇子应有的风范及宗室威严。
当然,这也是因为赵瑞霖冲的是特务府,故影响相对有限。毕竟特务府乃皇家机构,直接受明帝统领。
简单来说,这不过是宗内之事,外界最多议论几句,不会有太多人对此指手画脚。
要是赵瑞霖闯的是六部官署,性质可就完全变了。好在他还是懂得轻重的。
所以明帝看后,并未感到生气,反而觉得此事颇合心意。随后,他又查阅了孙静怡与叶安对话的密报。
大略一瞥后,明帝豁然开朗,唇角悄然扬起。“把这个给孙丞相过目吧!”
明帝示意王总管递送密件给孙丞相。
接着,明帝继续审阅第三份密报,即赵瑞霖与叶安谈话的部分。阅毕此份,明帝敛去笑意,面无表情。
另一边,孙丞相看完奏章,也颇为惊诧。
原来赵瑞霖冒险闯入特务府竟是为了孙静怡。
仔细品读后,孙丞相明白了赵瑞霖意图借此理由结案。
这件事对于他而言已无关紧要。毕竟孙丞相早已应允不再追问叶安的过失,案件如何终结都无所谓。他只想速战速决,早日安排孙仁入土。
“孙丞相认为这些话可信否?”
明帝阅完密报,发觉孙丞相没有表明态度,于是出声询问。
孙伯伦听罢,淡然道:“陛下,这只是叶安的一家之言,微臣想了解高院长的查访结果。”
明帝闻言,径直吩咐:“那就传他们进殿吧!”
不多时,高子扬与赵瑞霖先后踏入。
“臣(儿臣)拜见陛下!”
“高子扬!”
明帝没有理会赵瑞霖,直接望向高子扬问道。“臣在此!”
高子扬推着轮椅回应。
明帝问:“孙仁被害一案,是否查明凶手了?”
“回禀陛下,下臣已经厘清此案!”
高子扬拱手作答。
“哦?是何人作案?”
明帝好奇地追问。
高子扬答复:“陛下,系东离国的四圣剑,一位大宗师所为!”
“大宗师?”
尽管早已得知结论,孙丞相依旧忍不住质问道,“高院长的意思是说鼎鼎有名的大宗师不惜长途跋涉前来我明国,只为了刺杀小女孙仁?”
高子扬肯定地点点头:“正是如此!”
“哈哈哈!陛下,这不是太荒谬了吗!”
孙丞相气乐了。明帝皱眉问:“高子扬,你可有确凿证据?”
“有!”
高子扬回应道,“特务府俘获一名女刺客,她承认自己正是那晚谋刺叶安的一员。”
当晚她们对张远实施刺杀,原因为的就是这件事!
长安街刺杀事件,实则是由夏侯与李婉联手幕后指使,没想到张远并未丧命,反倒令东方剑的两位徒弟和徒孙不幸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