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谢朏却推说脚有毛病,不能跪拜行礼,只戴着头巾,坐着轿子,到云龙门谢恩。
梁武帝在华林园召见他,谢朏又坐着小车入席。
第二天,武帝亲自去他家中拜访,两人饮酒谈笑,十分融洽。
谢朏再三表明自己不愿做官的志向,但武帝仍不松口。
最后,谢朏只好请求回乡接母亲来京,武帝这才答应,还特意赋诗送别。
不久,谢朏带着母亲回到京城,虽然勉强接受了官职,却从不处理政务。
没过多久,他母亲去世,朝廷特许他继续任职。
守孝期满后,谢朏改任中书监、司徒,可不久便病逝了。
朝廷追赠他为侍中、司徒,谥号“靖孝”。
谢朏一生着作颇丰,流传甚广,可惜晚年行事矫情,难免被人讥讽。
不过,梁武帝如此礼遇文士,也可见其重视人才之心。
……
再说北魏这边,魏主元恪宠爱高贵嫔,立她为皇后。
这位高皇后貌美如花,却生性善妒,不许其他嫔妃接近皇帝。
她曾生下一子一女,可惜儿子早夭。
元恪年近壮年,却仍无子嗣,心中不免焦虑。
恰在此时,宫中有一位胡充华,是司徒胡国珍的女儿,生得姿容绝世,聪慧过人。
传说她出生时,红光环绕,术士赵胡曾预言:“此女日后必贵不可言,当为天地之母。”
当然,这话未必可信,说不定只是后人附会。
元恪听闻此事,便将她召入宫中,册封为崇华。
高皇后见她娇媚动人,自然心生妒忌。
可胡充华巧舌如簧,一颦一笑皆惹人怜爱,就连善妒的高皇后也不由得对她另眼相待。
一日,元恪趁高皇后不备,悄悄召见胡充华。两人情投意合,共赴巫山。
天子多情,美人有幸,没过多久,胡充华竟暗结珠胎,怀上了龙种。
先是六宫嫔御,相与祈祷。
她们跪在佛前,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愿上天赐我公主,莫生太子!”
为何如此?
原来北魏旧制残酷——若妃嫔生下太子,母亲必须赐死。
众人皆惧,唯独胡充华神色平静,淡淡道:“立储君而杀其母,本是陋规。
但我不怕死,宁可为皇家延续血脉,也不愿贪生误国!”
众人听罢,面面相觑。
有人低声劝道:“胡姐姐,何必逞强?
若真怀了太子,岂不白白送命?”
胡充华摇头,目光坚定:“生死有命,但求无愧于心。”
不久,她果然有孕。同住的妃子们慌了,私下劝她:“趁胎儿未成,快服药堕掉!
否则……”
胡充华却只是笑笑,夜里独自焚香,仰天起誓:“若得长子,纵使一死,我也心甘!”
天遂人愿,她诞下一子,取名元诩。
魏主大喜,却又忧虑——皇后高氏善妒,若知太子生母尚在,必下毒手。
于是,他命人将婴儿抱至别宫抚养,不仅高后不得过问,连胡充华也不准探望。
三年过去,元诩已能蹒跚学步。
魏主决意立储,改元“延昌”,并擢升高肇、清河王怿等重臣,以稳固朝局。
到了冬日,元诩正式被立为太子。
令人意外的是,魏主竟未按旧制处死胡充华,反而晋封她为贵嫔。
高后闻讯,勃然大怒,对兄长高肇道:“陛下坏了规矩,难道要留她性命?”
高肇冷笑:“无妨,她活不了多久。”
果然,高后暗中谋划,欲毒杀胡充华。胡充华察觉危险,急寻中给事刘腾相助。
“刘公公,高后欲置我于死地,求您救命!”她声音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