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刚一进城,颖胄突然发个暗号,埋伏的兵就都冲出来了。
山阳一看,吓得脸都白了,就算他再厉害,这时候也顶不住了。
一眨眼,山阳就被乱刀砍死了。
山阳的副将李元履在城外等着消息呢。
一看城里乱了,就觉得大事不好。
不一会儿,就有人跑来告诉他山阳被杀了。
李元履一听,心里那个苦啊,想:“这可怎么办才好?”
他看了看四周,自己的兵虽然多,但现在没人帮忙,只能咬咬牙,带着大家向颖胄投降。
颖胄心里犯嘀咕,怕司马夏侯详不肯跟自己一条心。
他想来想去,决定找柳忱商量对策。
柳忱一听,笑了笑说:“这事儿好办。
最近夏侯详的儿子不是来求婚嘛,咱们还没答应呢。
现在咱们要干大事,一个女儿算什么!”
颖胄一听,眼睛一亮,连忙问:“那你的意思?”
柳忱干脆利落:“就把咱家闺女许给夏侯详的儿子夔,这样他还能不跟咱们一条心?”
颖胄点头称赞,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于是,他很快就跟夏侯详提了亲事。
夏侯详一听,自然满心欢喜,答应得十分爽快。
这样一来,大家伙儿的心就算绑在一起了。
接着,颖胄他们奉了南康王宝融为主公,发布戒严的命令。
宝融这孩子才十三岁,能懂啥大事,一切都是颖胄在拿主意。
宝融不过是个名义上的领袖罢了。
颖胄又安排萧衍负责前锋的军事指挥,自己则统管留下来的军队。
他还给夏侯详封了个征虏将军的头衔,派宁朔将军王法度去巴陵一带巡视,宣扬他们的威名。
这一切安排妥当后,颖胄还没忘了一件大事。
他派人把山阳的首级送到雍州,向那边的盟友示好。
同时约定了来年二月,大家一起发兵,直捣建康。
在此,咱们还原一下天虎被杀前的情况。
原来,萧衍派天虎送信的时候,对张弘策说:“兵法里说了,攻心才是最厉害的招数。
天虎这次去荆州,我给好多人都写了信。
但就给南康王手下的那帮人,只准备了两封空信。
这样一来,外人肯定会觉得南康王心里有鬼。
他说不清楚,就只能全心靠向我们了。
这两封啥也没写的信,就能稳住一整个州呢!”
萧衍的这番计谋,就这么不经意间说出来了。
天虎带着信上路了。
没过多久,颖胄那边用计成功诱捕了山阳,赶紧写信来告诉萧衍,还说了杀天虎的事儿。
萧衍看了信,既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就那么沉默着,算是默认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山阳的头被送来了。
还带来个消息说,进军要推迟。
萧衍问:“为啥要推迟?”
来使回答说:“因为年月不好,所以得推迟。”
萧衍一听就火了:“打仗全靠一股子拼劲,啥事儿都得抢先,还怕这怕那的。
要是拖拖拉拉十来个月,肯定得后悔。
再说了,太白星都在西边出现了,我们这是正义之师,有啥不利的!
想当年周武王伐纣,还逆着太岁呢,也没听说要挑年月,最后还不是成功了。
现在,一切都准备好了,事儿也不能半途而废,还磨蹭啥呀!”
张弘策在旁边听着,连连点头:“大人说得对,事儿不能拖,得赶紧行动。”
萧衍随即就让来使回去了,自己亲手写了封给南康王的信,请南康王称帝,准备马上起兵。
写完信,他长长地舒了口气。
他对张弘策说:“这事儿要是成了,天下大局就定了。
咱们得齐心协力,一起干大事。”
张弘策拱手回答说:“大人您放心,弘策一定尽全力,辅佐大人成就大业。”
就这样,萧衍决定不再等了,马上发兵。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