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巫母亲曾与人神秘兮兮地说:“这个孩子,有着鼓角之相,将来必非池中之物。”
随着王敬则的渐渐长大,他两腋下竟长出了几寸长的乳,这更是让人们议论纷纷。
而王敬则自己,也时常梦见自己骑着五色狮子,睥睨天下,心中自是无比自负。
然而,这一切的荣耀与自负,在叛乱平定的那一刻,都化为了泡影。
左兴盛、崔恭祖、刘山阳、胡松四人,因平定王敬则叛乱有功,均被封为男爵,荣耀加身。
而在这场风云变幻中,有一个人物的角色尤为复杂,他就是南北朝时期着名的文学家谢朓。
谢朓,才华横溢,却在命运的捉弄下,与王敬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王敬则,竟是他的岳父。
然而,他们的关系却远非表面那般和谐。
王敬则在叛乱前夕,曾派手下徐岳去争取谢朓的支持,希望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婿能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谢朓接到徐岳的来访,心中五味杂陈。
他深知,一旦卷入这场叛乱,不仅自己的前程将毁于一旦,更可能祸及家人。
他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心中暗自思量:“我若支持岳父,便是与天下为敌;
我若不从,又怕岳父迁怒于我及家人。
这可如何是好?”
经过一夜的辗转反侧,谢朓终于做出了决定。
他毅然决然地将徐岳绑送朝廷,并告发了王敬则的叛乱计划。
这一行为,如同在王敬则的叛乱之火上浇了一桶冷水,使得叛乱迅速瓦解。
然而,对于谢朓来说,这却是一场灵魂的煎熬。
他背负上了背叛亲人的骂名,心中充满了愧疚与痛苦。
他时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坐在书房中,望着窗外的星空,心中默念:“我这么做,究竟是对是错?
我愧对岳父,更愧对妻子啊!”
而谢朓的妻子王氏,作为王敬则的女儿,得知丈夫背叛并告发父亲后,心中充满了无尽的仇恨。
她望着谢朓,眼中仿佛能喷出火来,咬牙切齿地说:“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我父亲待你不薄,你竟如此对他!
我定要为你全家报仇!”
从此,王氏常常怀揣利刃,伺机刺杀谢朓。
谢朓因此吓得不敢回家,与王氏的关系彻底破裂。
这一年七月,天气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齐国的皇帝萧鸾,在正福殿里,静静地闭上了眼睛,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年仅四十七岁。
他这一走,齐国上下就像炸了锅一样,忙着安排后事。
萧鸾在临死前,特意留下了遗诏,安排得明明白白。
他指定徐孝嗣当尚书令,这可是个大官,管着好多事儿呢。
沈文季和江祏被任命为仆射,江祀做了侍中,刘暄则是卫尉。
这些职位,都是朝廷里的要职,萧鸾可真是用心良苦啊。
军事方面,萧鸾把大权交给了陈太尉显达,让他负责保卫国家的安全。
内政外交呢,就交给了徐孝嗣、萧遥光、萧坦之和江祏,他们四个人得一起商量着来。
要是遇到什么大事儿,江祀和刘暄也得参与讨论,大家一起出主意。
萧鸾心里还有几件特别放心不下的事儿。
他特地提到了刘悛、萧惠休、崔惠景三个人,说他们是自己的心腹,重任就交给他们了。
这三人一听,心里既感动又紧张,都暗暗发誓要好好干,不辜负皇上的期望。
遗诏说完这些大事儿,萧鸾还把太子宝卷叫到床前,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儿啊,以后做事儿,可千万别落在别人后面。
你得有主见,有魄力,这样才能当好这个皇帝。
你一定要记住,不要忘记啊!”
太子宝卷点点头,眼里含着泪,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父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