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一日举行殿试的日子来临。
楚倾凤很重视这次选举。
这将是她为朝廷注入的新鲜血液,总能挑选几个得用的人。
殿试的题目也是楚倾凤亲自出的,她得看看有没有自己想要的国家栋梁。
巍峨的金銮殿内,红烛摇曳,烛光将雕龙画凤的殿壁映照得熠熠生辉。
大殿之下,一众考生身着礼部给安排的统一服侍坐在殿下案桌上提笔答题,有的考上细密的汗珠从额头渗出,却又不敢抬手擦拭。
有的微微颤抖,有的则努力挺直脊梁,试图展现出最好的姿态。
周围全都是官员,他们想不紧张都难。
然而,能从上万学子中脱颖而出,进入殿试的皆是人中翘楚,他们早已是板上钉钉的进士。
但谁又甘心只做一个普通的进士呢?每个人都渴望在这最后的角逐中取得优异的名次,为自己的仕途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都到这一步了,没有人愿意放弃,连忙屏气凝神听题目。
礼部人员高声公布答案:“战乱蔽日,百姓惊惶、民生凋敝。若尔主政一方,遇战乱,朝堂又救援延迟,尔将以何策抚慰民心,确保粮储充盈、物价平稳?又该如何组织民众御敌,兼顾保民卫国之责?”
这是一道问策题,也是考验考生的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
题目也与以往的有很大不同,这道问策题要为官之人在朝堂无法救援的情况下自救。
寒门子弟薛珩会试排行在二甲中等的成绩,此刻看到题目这一霎,心中一稳。
对于这个问策题,他心中不知做了多少次腹稿了,这真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题目。
他并没有写在腹稿上,而是直接就在宣旨上填写答案。
楚倾凤抵达金銮殿之时,考生们还在奋笔疾书,顾丞相,祝首辅,六部尚书等官员皆在一旁监考。
这次不止女帝想要收拢人才,他们这些官员为壮大自身,也要寻些可造之材收入麾下。
目的一样,自然也是严阵以待。
殿试是禁止喧哗的,官员见到女帝,纷纷无声的垂首行礼。
楚倾凤依旧身着华丽红黑相间的龙袍,头戴金色皇冠,威严且尊贵。
她略略颔首,并没有第一时间坐上台阶之上的龙椅。
【叮,发现气运之子,寒门子弟薛珩气运值500000】
【叮,发现气运之子,定国公府旁支庶子杨启钺气运值300000】
【叮,发现气运之子,翼州衡水县令许湛之子许文杰气运值500000】
这二百多名贡生里却只出现三个气运之子,多少有些令人失望。
但这并不是楚倾凤看人的唯一标准,这只是系统要自己吸他们气运才会播报的气运之子。
是能帮助姚知知这个女主的人选。
并不是说其他人学识就不够,她得在看看。
楚倾凤站立在许文杰的案桌旁看他的答案,毕竟这可是先帝之前的六元及第之子,许文杰不过才十三岁,就已经杀入会试第四名,可见其聪慧程度遗传了他爹。
许是从小耳濡目染,他的答案并非纸上谈兵,他巧妙地结合父亲治理地方的实际案例,还将楚倾凤此前发布的政令融会贯通,展现出了远超同龄人的见识与思维。
察觉到身旁黑红色龙纹衣袍的身影,许文杰心中虽有些紧张,但还是强自镇定,全神贯注地继续答题。
直到那道身影离开,他才微微松了口气,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