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娘,您就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即便昭皇拿出尸首,只要您确认不是您的女儿,他们便会起疑,进而彻查。
如此一来,帮姚知知逃脱的人就会暴露,到时候,他们自然会派人来抓人。而朕这边,若是能率先找到姚知知,也好直接将她杀了。咱们双管齐下,总好过她跑回来,大张旗鼓地宣称自己才是真公主吧?”
奉圣夫人思索片刻,觉得女儿所言甚是,却又懊悔不已:“早知道,在她年幼时就该将她杀了,如今却总是提心吊胆的……”
当初,她也不知为何,每次想要动手,总会心生恻隐。
一方面觉得是自己害死了玉妃,又混淆了皇家血脉;另一方面,小公主又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实在不忍心下手。只想着日后给她寻个好人家嫁了,后来女儿要稳定登基,便将姚知知送去和亲,眼不见为净。
可如今,没想到这个曾经懦弱可欺的“女儿”竟会突然觉醒,能从昭皇宫里逃出来,可见有些本事,这让她极为不安。
楚倾凤轻声安抚她:“现在也别无他法了,此次前往昭国的使团,只能劳烦娘亲您了。”
奉圣夫人面色凝重,缓缓点头,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然而,就在奉圣夫人准备着手筹备使团事宜之时,朝堂之上却突然暗流涌动。
有人开始暗中串联,试图在朝堂上掀起风浪,质疑孟怀礼被封为凤君一事背后是否存在猫腻。
他们四处搜罗孟怀礼的黑料,哪怕是一些捕风捉影的小事,也被他们添油加醋地宣扬出去。
与此同时,在民间,也悄然出现了一些流言蜚语,说女帝此举是为了讨好孟氏,不顾朝堂平衡,会让孟氏一家独大,威胁到国家的安稳。
毕竟孟氏学子众多,如今又是大儒的嫡孙为凤君,这大楚迟早要变成孟氏的。
这些流言迅速传播,引得百姓们议论纷纷,民心开始有些浮动。
楚倾凤也听到这个谣言,但她根本就不理会,若是连这点小事都无法解决,那这孟氏也不过如此了。
等奉圣夫人一走,楚倾凤便着手挑选官员。
挑选的大多来自几大官员势力,文官方面,有首辅麾下的礼部侍郎,相府的吏部主事林兴诚,以及孟大儒人脉圈里的户部侍郎;
武官则选了兵部侍郎,还调配了一千禁卫军。
这些人在朝中个个举足轻重,派他们前去,足以彰显大楚对和亲公主一事的重视,容不得昭国糊弄。
大楚当下虽不算强盛,但昭皇也不敢公然攻打楚国。
楚国若亡,齐国岂会坐以待毙?
唯有等大楚心甘情愿投降昭国,昭国才有机会一举吞并齐国。
而此刻,停战尚不足三年,昭国还不敢轻举妄动。大楚既然执意要见和亲公主,昭国就得有所交代,再不济,也能从昭国获取丰厚的赔偿金。
楚倾凤将四位官员召至御书房,神色凝重地交代此事:“和亲公主乃是朕的义妹,朕刚得知她失踪了,可昭国却没打算将这消息告知大楚。大楚虽势力稍弱,但也不容小觑。你们作为使团前去,代表的是大楚的颜面。
朕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只要谁能为大楚争取到足够多的利益,回来便官升一级,自己升不了的,也可惠及家人……”
官员们面面相觑,瞬间领会了女帝的意图。
原来,和亲公主的生死并非关键,获取好处才是重中之重,而且回来就能升官,这等好事,谁能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