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昔阳这个地方的官可不好当,田地不多,人口还不少,可别忘了还有个难民营放在这里,里面有10万难民呢。
没办法,豫中地区今年情况更加恶劣了,还爆发了蝗灾,如果年底人口再统计,估计晋冀边军区会突破1500万。
坏事一传传千里,好事当然也一样,知道这边能有口吃的,都往这边来了。
不然为什么老宋他们一直紧巴巴地花钱?
虽然大部分难民来了之后都分到太原、临汾这些地方了,但是昔阳这边有现成的难民营,能住10万人,当然不能浪费。
所以屈健同志也是各种压力。
几人来到城北王家庄,正好就看见几户人家在晒谷子。
走上前后,离得最近的那户人家一个老汉看见他们这些人,露出了微笑,等看到屈健同志,直接咧嘴,笑着打招呼。
“哟,屈书记?”那老汉扔下谷耙子,快步迎上,主动伸手。
屈健同志也笑着跟他握手:“王大爷,收成不错啊?”
“呵呵呵,还行,能糊口!”
看着他们交谈,刘宇他们三个相互对视,虽然没说话,但是看他们的表情显然都很满意。
屈健同志跟之前某些人完全不一样,就说这老汉只是一眼就认出了他,就说明他经常下乡走动。
这时王大爷也看到刘宇等人,又看了眼刘宇,试着问道:“这后生眼熟啊,屈书记,这几位同志是?”
屈健同志介绍道:“这是我们司令员!”
又介绍老吴道:“这是我们副司令员,那位是我们装甲第一师的师长!”
王大爷吓了一跳,再看向刘宇,“额说这么眼熟呢,刘司令啊?”
刘宇连忙上前跟大爷握手:“大爷,您还记得我?”
“咋不记得呢!”王大爷拉着刘宇的手,眼睛都含上了泪水,“要不是您解放了额们昔阳,哪有现在的好日子啊?”
刘宇拍了拍大爷粗糙的手背,笑道:“以后会更好的!”
“是是是!”
简单聊了几句后,几人便在王大爷的带领下,进了村子。
走在村里的路上,很明显的就会发现这里跟三年前的区别。
三年前,一进村,那是一片诡异的宁静。
而现在,不时地有扛着锄头、扁担,抽着卷烟的庄稼汉路过,还会停下来好奇地打量他们。
时不时地看见有小孩子在玩捉迷藏。
狗叫声,鸡叫声。
路过几户人家的时候,还能闻到猪圈的臭味,以及听到猪的“咕咕”声。
更富裕点的,院儿里还有驴子在叫。
再往里走,又有一个大爷牵着两头大牛经过,后面还跟着三头小牛。
这绝对是富户。
“老三,做甚去?”
这牵牛的大爷问王大爷道,看到屈健同志后,也是眼睛一亮:“哟,屈书记!”
“你好!”屈健同志笑着打了个招呼。
主要是不记得这大爷的名字了,就尴尬。
那大爷看来确实富裕,从衣兜里掏出了烟,想给刘宇他们发。
“行咧,你那破烟就别寒碜领导咧!”王大爷一脸嫌弃。
“没事没事。”刘宇等人连忙打圆场,“大爷您自己抽。”
牵牛的大爷很会来事,依旧给刘宇他们每人发了一根。
再看他发的烟,是延安西北烟草局生产的大前门,市面上5分钱一包,真不能算破烟,最差的1分钱一包的都有。
点着烟后,那牵牛的大爷又毫不怯场地问道:“后生看着年纪不大嘛,就当了干部?是排长?还是连长?”
王大爷白了他一眼:“咋,又要说你家老大咧?不揍是个营长,天天显摆!”
牵牛大爷眼睛一瞪:“咋咧嘛?额下的种,额骄傲!”
“噫!骄傲都会说咧?”
眼看再这么下去得到天黑,屈健同志连忙说道:“行了行了,大爷您先忙去吧,我们自己逛逛。”
牵牛大爷这才撩起刚才扔牛背上的缰绳:“好好,屈书记您忙!”
走了几步之后,刘宇点了点头,对屈健说道:“看来王家庄的百姓生活不错。”
屈健同志却说道:“王家庄地理位置好,周边地势相对平坦,而且还在公路旁,容易富裕。我也不瞒司令员,昔阳县其他山区的村子,还是很穷。”
这时已经走到村中的打谷场了,旁边还有一口水塘,边上有好些妇女在洗衣服。
对面远处还有一个庙堂,几个孩子在神像前的高台上爬上爬下地嬉戏。
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刘宇说道:“所以我们还是要努力,争取,让每一个老百姓脸上,都能有这样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