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吧,我再给你几个铜板,你拿着坐车用。”
放心当然是不可能放心的,只能麻烦阿赖一路偷偷跟着了。
赵大翠第二天早早的就出了门,阿赖也一直尾随其后。
下山的路赵大翠之前就走过几次,已经熟悉。
到了村里后,村里人见她一副干净整齐的模样,都有些惊讶。
但因为她的病,没人跟她说话。
反倒是赵大翠,见了人都打招呼。
村里人都觉得稀奇,这人怎么看怎么正常。
人家都主动打招呼了也没有避着不说话的道理。
之前村里就有传言,山上那位把她姑母接回去养着了,看来是真的。
如此看来,人家照顾得不错。
众人心里多赵昭棣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
有人问赵大翠:“大翠啊,你这病是好了?”
谈及病情,赵大翠也不避讳:“没有,正吃着药呢。”
大家了然的点点头。
看来那丫头不仅照顾她,还给她治病了,真是个良善的。
知道她病情稳定了,大家都打心底替她开心。
便也一路话着家常:“那大翠,你这是要上哪儿去啊?”
赵大翠也不打算瞒大家,开心的说:“我闺女,要嫁人了,我要去镇上买两匹布,亲手给她做嫁衣。”
说起她的女儿众人脸色大变,瞬间噤了声。
赵大翠像是没发现众人的异常一般,自顾自的说着:“那丫头没嫁那鳏夫,找了个称头的小伙子,我这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众人面面相觑,不敢接话。
她们懂了,这人的病是好了点,但还没好全。
纷纷找借口离开。
赵大翠到了村口坐牛车,见人就打招呼,有人问她上哪儿去,她就回答的和前面一样的说辞。
众人都知道她还疯着,也就不敢多言。
赵大伯赶着牛车到达村口后,赵大翠利落的上了车。
牛车陆陆续续坐上了几个人,因为车兜还没坐满就得停着等一会儿。
车里又上来了一个人,众人看到来人是谁,面上都有些尴尬。
反倒是赵大翠,就跟个没事人似的,和刚上牛车的人打招呼:“菊香,你也去县城啊?”
众人尴尬得如坐针毡。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和张勇厮混在一起的李寡 妇。
也是因为她吹了枕边风,那张勇才会把赵大翠彻底赶出家门。
李菊香听到声音一愣,抬眼看到和她说话的人确实是赵大翠,有些不自在的点了点头。
这死女人不是疯了吗?怎么这会儿看着跟个正常人没什么两样。
看到她不仅不像往日一般衣着破烂,状态疯癫,还打扮得体,特别是身上衣服的料子也不便宜,李菊香心里就嫉妒的发狂。
凭什么?
凭什么这个疯子被赶了出去还能过得比她好。
如今竟还大大方方的跟她打招呼,更显得她不知廉耻。
李菊香的心里的不舒服已经翻江倒海,反观赵大翠,风轻云淡,一副完全没把她放在眼里的模样。
李菊香气的要死,却又无法发作,表情都憋的有些扭曲。
车上的人对于李菊香的行径都感到不耻,所以没人和她搭话。
且这种修罗场,大家都是耳观鼻鼻关心,只等看戏。
赵大翠对李菊香的记忆还停留在她刚死了丈夫不久的时候,所以偶尔瞟过去的眼神都带着同情和怜悯。
看得李菊香直冒火。
臭疯子这是什么眼神。
可怜她?
笑话,自个轮得到她可怜?
但赵大翠规规矩矩的坐着,啥也没说,她还真不好发作,只能一个人在心里无能狂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