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有什么不同她也不知道。
这白色蛋壳的鸭蛋数量没有青色的多是因为有人会来买老鸭子回去炖汤,所以老鸭子的数量较小鸭子少些,这白蛋的数量也就不多了。
赵昭棣点点头,管它呢,能吃就行。
鸭蛋最后数下来,一共有一百八十七个。
沈婆婆还是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丫头,这么多你真的要得了吗?”
赵昭棣确定的点了点头,问:“是不是一文钱一个?”
沈婆婆道:“寻常卖是这个价钱,但你这一次性买的多,就给我一百五十文就行。”
赵昭棣能把鸭蛋全部买完,对于审婆婆而言,简直是帮了大忙了,所以让个几十文钱也不觉得心疼。
况且,还搭坐了人家的车呢。
赵昭棣没意见。
不是她要占老年人的便宜,但生意就是生意,该如何就如何。
天色已晚,赵昭棣结了钱,把鸭蛋抬上车,然后就匆匆往回赶了。
到家的时候,天色已经彻底黑透了。
但严梅和村长一行人还没回家,与方家三兄弟在院里商议着什么事情。
他们看到赵昭棣回来都有些惊讶,村长问:“怎么回来了?不是要出院门啊,我以为你得呆上几天呢。”
赵昭棣看他们神色凝重,赵昭棣就知道有事发生,没工夫解释那么多,直接问:“怎么了?”
阿赖径直牵着马儿去了后院,给马儿喂水喂草料。
村长说:“还真有一事,我正拿不定主意呢,你也算回来得及时。”
“什么事?”赵昭棣问。
“这个……额!”
村长正斟酌着怎么开口,一旁的方启云就接话道:“是这样的。”
“你这立柱的日子不是瞧在了初六嘛,这几日也没什么事,大家伙就想着说,先结了这几天的工钱,回去跟家里人过个端午,初六的再来开工。”
“今日恰逢你不在,如今也还没个定夺,如今你回来了正好,您看……”
经他这么一提醒,赵昭棣才惊觉已经快端午了。
她这一天天忙得连日子都忘了。
“今儿个初几了?”赵昭棣问。
对于赵昭棣不知今天是初几这事儿,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深知她这是忙的。
村长答:“初二了。”
他也觉着把工人放回去几天要合适一点。
主要是接下来的几天确实是没什么活计,在这儿干等着也不是个事儿。
这工要不要记?工钱又怎么算?
还是各回各家与家人团圆过节的好。
可赵昭棣显然不这么想。
她问方启云:“工人们的家都不远吗?”
方启云想了想回答:“有几个近一些,但大部分人都还是远的,跑一趟也得从早折腾到晚。”
“那以往,他们在外做工遇上年节也得往回赶吗?”赵昭棣又问。
方启云有些尴尬的笑笑:“也没有……这,这不是,没活计吗?”
其实工人们的心思他明白,都是怕在这里白呆几天,到时候主家结工钱的时候又要拿这个说事。
还有就是,大家其实都是老实本分的,不干活儿还要吃主人家的饭,他们觉得不好意思。
还不如回去跟老婆孩子团圆呢,免得让主家为难。
赵昭棣听了这话,也大概猜到了原因。
她道:“谁说没活干了,我自会安排他们干活的,你去问问工人们,若他们实在想家了想回去也成,可到我这儿结这几天的工钱,若是嫌来回奔波的太麻烦想留下来干活儿的就留下来,工钱我 日后一并结算。”
村长对于她的决定很是惊讶,劝解道:“这接下来就是立柱没啥事了,丫头,你能安排他们干什么?这么多工人几天可不少工钱呢。”
赵昭棣没有回答,只是神秘一笑:“明日 你就知道了。”
村长一噎,这小丫头怎么还卖起关子了呢。
她到底想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