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南湘州衙大堂。
新任五府官员齐聚一堂。台下神情各异,有杜宣旧部中罪行较轻被留用的,有此前被排挤的清官,更多的是从基层临时提拔上来的能吏。
\"诸位。\"苏寒端坐在上首,目光如电,\"越州地处边陲,百姓生计艰难。本王新政三条,尔等听令。\"
陈宫立于一旁,手持竹简,朗声宣读:
\"其一,免除今年夏税秋税,明年税赋减半。各县所缺钱粮,由抄没财产补充。\"
堂下不少新任官员眼中闪过赞许之色。他们大多出身基层,深知百姓疾苦。这项政策,正中要害。
\"其二,即日起在五府各县设立义仓。命各县清查田亩,统计人口,按户存粮,以备荒年。若有克扣,杀无赦!\"
一名新任县令起身道:\"殿下,下官原是县丞,深知基层弊病。请准许下官编制户籍册,以防粮户作假。\"
\"准!\"苏寒点头,\"尔等若有良策,但说无妨。\"
这一声\"准\",让众官员眼前一亮。这位新主,竟是能纳谏的明君!
\"其三,拨款十万两,修缮水利。南湘、晋海两府濒江,当建堤坝;建阳、春祥、南安三府山多,需开渠引水。此事由工部主办,三月内必须见效!\"
\"回殿下。\"一名中年官员出列,\"下官曾在工部任职,对水利颇有研究。若能先修筑引水渠,待开春后再建堤坝,事半功倍。\"
\"说得好!\"苏寒赞许道,\"你即刻拟定章程,交工部施行。\"
众人这才明白,新主不仅赏罚分明,更懂得用人之道。难怪能在短短时日内,就收服了越州。
\"诸位。\"苏寒环视众人,\"本王新政虽优待百姓,但也有底线。杜宣等人的下场,想必大家都看到了。本王用人,唯才是举,但若有人胆敢贪墨,必不轻饶!\"
\"臣等谨记!\"众官齐声应道。
退堂后,陈宫上前道:\"殿下这一手用人之道,可谓高明。既保留了熟悉政务的老吏,又提拔了清廉能干的新人。\"
\"先生过奖。\"苏寒起身走到窗前,\"越州虽贫瘠,却是我立足之地。若不能选贤任能,如何治理得好?\"
\"只是\"陈宫略一迟疑,\"免税减税,加上修建水利,库房怕是吃紧。\"
\"无妨。\"苏寒眸光闪动,\"杜宣贪墨多年,抄没的财产足够支撑。更何况,我们还有别的路子。\"
\"殿下是说\"
\"边境互市。\"苏寒转身,眼中精光闪烁,\"越州虽穷,却是通往南离的要道。只要理顺关系,光是过境的商税,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陈宫眼前一亮:\"殿下远见!\"
十日后,新政在越州境内全面推行。
各县衙门前,百姓们围着告示议论纷纷。免税减税的消息传开,欢呼声此起彼伏。更有人跪地痛哭,直说王爷体恤民情。
南湘府濒江地区,水利工程已经开工。新任工部主事亲自坐镇,指挥数千民夫加紧修筑引水渠。虽是寒冬,却干得热火朝天。
\"总算盼到明君了!\"老农们看着工地,眼中含泪,\"这渠道修好,明年就不愁灌溉了。\"
各县义仓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锦衣卫化装成商贾,暗中巡查,严防官员中饱私囊。一时间,吏治肃清,民心大快。
\"传我军令!\"辛弃疾在城头宣布,\"军中扰民者,斩!趁火打劫者,斩!\"
神威军将士列队受命,军纪严明。百姓们这才明白,为何这支军队能得民心。
夜色中,苏寒立于城头,看着远处星火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