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华观察良久,满意地点点头。
放下那包点心,让冯卫东课后分给大家吃。
“他们上学也辛苦,咱就多补贴点,小糖点心不贵,但孩子们喜欢。”
王向阳笑说你很懂孩子嘛,看来当年也是个嘴馋的主。
两人正谈笑间,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大声呼喊。
说厂里来了个陌生客人,点名要找叶文华。
叶文华纳闷,跟王向阳对视一眼,连忙拔腿往厂方向跑。
跑到门口,看见一辆锃亮的摩托车停在那儿,车上人摘下头盔,露出一张年轻脸孔。
那年轻人自称姓赵,是某县的招工代表。
得知大屯大办工厂,想来自荐合作。
“我们那边也正缺工作机会,能不能给个名额,让我带一批人过来。”
叶文华挑眉端详他几眼,冷静询问对方条件,也提到需要识字的人是否有。
赵姓青年咂舌说只怕难度不小,但可以尽力物色一些初中毕业生。
“不过得看你这边工资咋样,如果太低的话,没人乐意跑山沟。”
王向阳听出挑衅,忍不住怼回去,大屯工资可不低,你别小瞧。
赵姓青年笑呵呵摆手,说那最好,彼此都获益,不枉他一趟奔波。
叶文华思索几秒,便叫对方留下联系方式,允诺回头再打过去详谈。
“咱厂虽然还在壮大,不过要想吸收你们那边人,得等内部稳定再说。”
对方也不纠缠,点点头后骑车离开,临走时还朝众人摆手示好。
周围好多人看着摩托车远去。
心里嘀咕这信息传得可真快,大屯的名气飙升不像话。
叶文华没空管这些闲言,继续视察流水线。
顺便嘱咐操作要注意安全。
工人们逐渐摸到门道,效率慢慢提升,机器声轰鸣得更带劲。
新厂开动的第一天虽然忙乱,却也透露出一种势不可挡的苗头。
黄昏时刻,冯卫东领着几个孩子走过厂门,想瞧瞧缝纫机如何运作。
孩子们从未见过这么大的车间,纷纷仰头张望,各种稀奇不已。
叶文华打趣问冯卫东,课业布置完没有,别让孩子太分心。
冯卫东笑着说他们努力得很,现场参观也算实践,让他们开开眼界。
王建国见状索性当个导游。
指着各条设备线路,告诉孩子每一道工序起何作用。
“你们以后要是懂了原理,说不定还能发明更先进的机器。”
孩子们听得耐不住兴奋,有人大声喊要造出巨型缝纫机,把衣服一口气缝完。
场面顿时欢笑连连,很多工人也回头逗孩子开玩笑,让厂里氛围更加融洽。
夜里加班依然继续,灯火再度照亮整个村子,连远方路过的旅人都好奇这片光。
叶文华来回奔走,确保试产顺畅。
还抽空问王向阳有没有统计新学员数量。
王向阳一手拿着记事本,一手擦汗,说大约又有五六个外村孩子想过来读书。
“只要他们愿意住这儿,就收下吧,学费免费,反正咱村负担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