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他抱着侥幸心理。
跑到镇上继续问招工处,四处打听有没有人会教书。
一路撞见的流动人口,大都只想干活赚钱。
喊自己能背水能搬砖,不提读书那码事。
招工处几个负责人都盯着他,心中满是好奇。
也有人起哄以为是他私下征婚。
“没读过啥书,就会数钱,你要不要我当算账先生。”
这种乱七八糟对话让叶文华无奈,只能苦笑摇头。
到了三家招工处,他开价一个月六十,结果还是没人领头报名。
有些人来回打听,本以为是个轻松工作,等发现是教小学就傻眼。
“我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咋教学生。”
叶文华越问越绝望,眼看就要放弃,打算收拾东西回村。
突然就遇到一个瘦弱男人,说自己读过一二年级,洋洋得意觉得够教书了。
叶文华起初还有点小期待,结果随便出了道练习题,就把对方难住。
“你连乘法都不会,说啥做老师,别逗我玩。”
叶文华挥手走人,甩给那人一句建议,让他还是干搬东西放心。
一路怏怏离开招工处,心里直呼头痛,正想找白秋帮忙介绍人才。
恰在这时,一个满脸稚气的少年凑到面前。
衣服洗得发白,鞋底还快破洞。
少年名叫冯卫东,声音虽然有些腼腆,却说自己先试一下。
叶文华半信半疑,索性再拿出纸笔,让他做几道混合运算。
没想到冯卫东轻松写出答案。
还顺带分析了思路,给叶文华小小震撼。
“行啊,你这水平教小学没问题,可你怎么不去考高考。”
冯卫东露出尴尬神色,说家里穷拿不出学费,又得替父母分担生活。
“我想先赚点钱,等明年我再冲刺高考。”
“只要别硬逼我一直干体力活就好。”
叶文华本来就找不到更合适人选,此刻惊喜之余,当场敲定用他。
报酬开到一个月五十,算是比体力工略低,但包吃包住足够吸引人。
冯卫东激动万分,连连点头道谢,说自己一定好好干,也会珍惜这份机会。
叶文华问他家庭住址,还打算帮衬点生活费。
少年却连忙拒绝,坚称先立足再说。
“可以啊,我欣赏你这态度,回头你来大屯,我带你看教室环境。”
冯卫东用袖子擦了擦汗,笑着向叶文华鞠了一个躬,然后说十天后就打电话。
接着少年朝另一头走去,边缓慢前行边低声嘟囔。
要争取明年考上重点大学。
叶文华遥望他渐行渐远,心里默默佩服这股韧劲,也暗暗舒了口气。
“总算找到个能教孩子的,有他坐镇,小学课程不至于荒废。”
挑好老师这块石头落地。
叶文华干脆就此在镇上多逗留片刻,顺道采购几包文具和旧课本。
店老板看他买这么多学习用品,还纳闷问是不是开补习班。
“是啊,咱村里孩子没老师,只能想法子补上,比如现在我就拎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