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丁笑了笑,没再计较,但也催促别耽误他跑下一个县城。
一刻钟后,最终货物堆满卡车,众人长舒一口气,算勉强赶上。
王秀兰回头见院里堆着不少废料,朝门口喊了一句。
“等会记得清理,否则再加新设备,连落脚地都没了。”
厂里几个青年立即上手,把废布抬到一旁,场面喧喧嚷嚷。
“说来也怪,这两天订单又来了一批,好多外县商贩听闻名声都想要货。”
几个妇女嘀咕着,脸上藏不住喜悦,也不见一点疲惫。
叶文华路过时,听到这消息,只皱眉想了一瞬,就沉声道。
“喜讯是喜讯,可咱现阶段产能已吃紧,再接那么多能吃得下?”
妇女摇头,表示不清楚,只知道干了就能赚钱,谁都想多做点。
“反正我也不怕机器轰鸣,越忙越带劲。”
王建国走到院中,招呼十来人围成一圈,开始张罗几个新设备的安装。
“本来就缺设备,现在必须加购,否则大量订单无处安排。”
叶文华盯着那几台崭新的机器,心里很是兴奋。
“这又是一笔大花销,能否迅速回本,要看后续是否稳定。”
王建国让人把机器抬进空教室,打算尽快调试,一刻都不想浪费。
“赶紧弄好,晚上一波夜班的人,就能马上上机撸货。”
青壮们卖力拧螺丝,拼装踏板,生怕耽误进度。
狗蛋站在门口探头探脑,跃跃欲试,可没人让他进来捣乱。
中午时,王向阳陆续把几位主要合伙人唤到村支书家,商量分配议题。
叶文华匆匆赶到,看到简陋屋子里坐着五六个大老爷们,还有几个妇女。
“成了,都到齐了,咱把问题说开。”
王建国让人关上院门,以防外人打扰,严肃宣布会议开始。
“简单讲,现在厂子忙活,咱得制定一个统一分配规则,否则越做越乱。”
一句话丢出来,瞬间引发各种议论,大家各抒己见,吵得不可开交。
有人说先把大头拿来覆盖机械成本,剩下再分给工人,也有人反对说工人优先。
有人提倡固定底薪,让大家有安全感,也有人说计件才公平。
吵得片刻,叶文华咳嗽一声,拍了拍桌子强调。
“各位别吵,咱得先定核心原则,干得多拿得多,不否认个别保护,但不能混水摸鱼。”
王建国把这个思路记录下来,并表示有必要专门成立一个财务小组,用来监督用钱用料。
大家听了半晌,点头认可,但又跑出另一种声音,要求定个奖励基金,以激励先进。
“还有人提议搞集资买个公共拖拉机,把出行和运输都解决。”
一个上年纪的大伯插话,让其他几人眼睛一亮,却也得考虑资金。
场内声音此起彼落,叶文华脑袋隐隐作痛,却只能耐心一一回应。
王秀兰也在边上,暗自盘算洗发用品的利润,该怎么纳入整体,把蛋糕越做越大。
每个人带着不同的诉求,盯着同一块大饼,不甘心让人多分一成。
耗了差不多两个时辰,总算形成了一个初步分配方案,虽不算完美,但至少能撑下去。
“那就先这样执行,把细节写进公告,让大伙都明白其中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