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真的打算对我们让步吗?”他自言自语,语气中带着疑惑。
“殿下,这绝对是个圈套,我们不能冒险。”谋士沈千羽急切地说道,他的目光时刻警惕,生怕有不测。
宁王则更为激进,他大声说道:“如果我们不抓住这次机会,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庆王,机会难得,我们不能错过。”
庆王的眉头紧皱,心绪复杂。就在这时,王府外传来了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室内的宁静。
侍卫匆匆跑进来,单膝跪地,气喘吁吁地说道:“殿下,锦衣卫正在封锁王府,情况紧急!”
庆王的面色顿时变得铁青,心中一片冰凉。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王府内,谋士和心腹们一片混乱,有人提议抵抗,有人提议投降,一时间,府内乱成一团。
与此同时,宁王府和赵王府也收到了同样的消息。
宁王怒不可遏,拳头狠狠砸在桌子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赵王则面色苍白,双手颤抖,不知所措。
突然,王府外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数百名身穿锦衣卫制服的士兵将王府层层包围。
火把点燃,照亮了夜空,王府内的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吓呆了。
“你们已经被包围,投降是唯一的出路!”锦衣卫指挥使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带着冰冷的警示。
王府内,庆王、宁王和赵王面面相觑,心中一片绝望。
就在这时,一阵沉稳而威严的脚步声从王府外传来,朱标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身穿龙袍,头戴玉冠,目光如炬,气势逼人。
“诸位王爷,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在这里相见。”朱标的语气平静,却透出一股不可动摇的权威。
庆王率先跪下,额头触地,声音颤抖:“陛下,我们只是……只是不想被剥夺权力,求求你饶恕我们。”
宁王和赵王见状,也纷纷跪下,心中充满了恐惧。
朱标缓缓走上前,目光扫过众人,手中捧着一卷密密麻麻的证据,缓缓展开。
“你们的阴谋,我已经了如指掌。锦衣卫的密探遍布京城,你们的每一个动作,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朱标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和决绝。
庆王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冷汗顺着脸颊滑落。
宁王和赵王则低下了头,不敢直视朱标的眼睛。
“这些证据,足以证明你们谋逆的罪行。”朱标将证据一一展示,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
众人的脸色更加难看,心中一片绝望。
朱标继续说道:“我给你们一个选择,要么投降,要么死。只是,死的时候,你们的家族也会遭受灭顶之灾。你们,好好考虑吧。”
庆王、宁王和赵王对视一眼,最终选择了投降。
朱标点了点头,示意锦衣卫将他们带下去。
朱棣站在他身边,目光坚定,表明了对朱标的坚决支持。
“皇兄,一切已准备妥当。”朱棣低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忠诚。
朱标微微一笑,拍了拍朱棣的肩膀,说道:“朱棣,你做得很好。这次,我们联手,必能平定叛乱,稳固大明的江山。”
朱标转身,面向众臣,声音洪亮而威严:“今天,朕要当众宣布,对于参与谋逆的藩王,将从重惩处,但对于那些被蛊惑的藩王,将从轻发落。大明的未来,需要每一个忠臣的努力。”
众臣齐声高呼:“陛下英明!”皇宫内,气氛为之一振,朱标的威望达到了新的高度。
朱标站在御花园中,月光洒在他的身上,他的身影显得更加伟岸。他心中默念着:“大明的未来,必须由我来守护。”
就在这时,一名锦衣卫飞奔而来,单膝跪地,气喘吁吁地说道:“陛下,藩王们已经开始行动了,他们……”
朱标点了点头,带领亲信军队迅速离去,消失在夜色中。
朱标站在原地,凝视着远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来吧,让我们看看,谁才能真正掌握大明的未来。”
朱标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和决心,而此时,京城的某个角落,叛乱的藩王们正在密谋,却浑然不知,他们已被重重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