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大头也在,心中并没有太多惊讶,只是微笑着打了个招呼,然后直截了当地问道:“听说我们厅里有一个副处长涉嫌那啥被立案了?”
王晨听到这个问题,脸上露出一丝诧异,反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他似乎对王晨的反应有些意外,连忙解释道:“现在都传遍了呀,好多人都在议论呢。”
王晨不禁皱起眉头,疑惑地说:“啊?”
接着,他迫不及待地追问:“到底怎么回事啊?”
在体制内工作的人,平时生活相对单调,因此对于这类比较刺激的新闻往往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有时候,王晨甚至觉得,传播谣言最多的人,恰恰就是体制内的一些人。
因为大家都喜欢这种能够引起轰动的消息,所以一旦有这类传闻出现,就像打了鸡血一样,迅速在人群中疯狂传播开来。
王晨看着眼前的徐沛铭,只见他满脸好奇,似乎对这件事情充满了探究的欲望。王晨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你怎么老是喜欢传这种消息呢?一切都要等调查结果出来才能定论啊。”
然而,徐沛铭却不以为然,反驳道:“可是现在已经有不少人都传开了,而且那个副处长都已经请假,不敢来上班了。”
这种现象在体制内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情况。
一旦有任何事情发生,相关人员往往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请假,以避免面对可能的麻烦或责任。
这种情况并非近期才出现,或许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当纪委前来调查时,有的涉事干部们更是会迅速请假逃离,仿佛这样就能躲避调查的趋势。
他们会等待风头过去,或者寄希望于背后的领导能够摆平一切,然后再若无其事地回到工作岗位上。
这时,徐沛铭才想到大头在旁边,他问大头,“你这么早来干嘛?”
于是乎,王晨便将大头的状况一五一十地讲述了出来,徐沛铭听闻后,不禁感叹道:“哎呀呀,这可真是乱套了啊!这都什么事儿啊!”
然而,王晨却并未过多在意这些,他紧接着问道:“老黄那事儿,你帮他打听了没?”
话音未落,大头突然插话道:“我的天呐,你竟然还帮老黄说话!”他似乎一下子就抓到了可以指责王晨的把柄,满脸好奇地追问起来。
王晨见状,连忙解释道:“就是顺手帮个忙嘛,你就侧面去打听一下,然后沛铭你再去联系老黄,把所有的事情都跟他讲清楚,我就不跟他直接联系了。”
徐沛铭听后,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行,这事儿我会去办的,你就别操心了。”
话题一转,又回到了大头身上,只听大头说道:“罗晓燕给我打电话了,她现在已经知道我和你的关系了。”
王晨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怪不得罗晓燕这段时间都没有联系自己呢,想必是因为知道了自己和大头的关系,要么是为了避嫌,要么就是觉得心里不舒服,所以才不想跟自己联系吧。
王晨待他们离开后,给罗晓燕打了个电话,电话响了很久,她才接。
电话拨通后,王晨赶忙开口说道:“罗院长,实在不好意思啊,我也是刚刚才得知您已经知晓我和大头之间的关系。关于这件事,我想跟您解释一下,我真的没有帮他说过任何话。但,毕竟他是我的好哥们,所以当他第一次来找我的时候,当时系统内有人要找他时,我就只是让浩哥帮忙联系了一下而已,就是您之前见过的那位。”
然而,电话那头的罗晓燕却语气冰冷地回应道:“哦,那是你们之间的事情啊,你们有关系,你们有背景,那当然厉害了。”
王晨一听,连忙解释道:“不是这样的,罗院长,您完全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从来都没有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去帮他做任何事情。您也知道,我们学法律的,又在法院待过,对法律的精神内核都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您真的误会我了。上次您给我打过电话后,这两天,我一直在积极地联系有关领导干部,甚至还向我所保障的副省长汇报了这件事情,他说先看看具体情况再做决定。”
听到这里,罗晓燕的语气终于稍稍缓和了一些,她叹了口气说道:“现在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大头一直不依不饶地纠缠不休,而我的前夫却像个缩头乌龟一样躲了起来。我现在真的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了,要不然我也绝对不会来找你啊。”
她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可是当我知道你和大头之间的关系之后,我心里只有愤怒和不满。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呢?如果你早点说的话,或许事情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复杂了。所以,自从知道这件事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联系过你。”
说到这里,罗晓燕的声音略微提高了一些,似乎有些激动:“但是今天你给我打电话,我真的很高兴。毕竟我们曾经也是朋友,所以我觉得有些话还是有必要跟你说清楚。我个人认为,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应该先调查清楚实际情况,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不是盲目地去指责或者抱怨。”
但事实上,罗晓燕怎么可能不去找人?她的关系肯定不止这么点,包括之前王晨就陪她来省里跟过这么多领导吃过饭。
但是有一点,政法系统的事情,系统外的、不是很大的级别,基本上没有什么权力去打招呼的,哪怕就是省委办、省府办的一些处长,外人听起来很牛的?但对政法系统的事,他们是无权干涉的。
所以他认识的那些关系或许都没有用。而且现在这个社会,大家都以利益为主,面对这种打招呼有可能会影响自己的?有谁敢去弄这些?有谁愿意去弄这些?有谁愿意拿自己的饭碗就去为了帮一个所谓的朋友?大家都精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