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江南开口时,他也没忍住侧耳去听。
“关于刚才戴夫记者说我到大题时答题速度太快,这的确是事实,而且是有窍门的。”
“看完我们比赛全程的观众应该都能发现,在中间三四百题的时候,我的答题速度慢了很多。那是因为我在大脑中整合前面这些单选多选还有判断题的涉题学科和出题重点。”
“虽然每次联合大赛的考卷都是保密的,但对组委会而言,每次出题的范围和重点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前面的选择题侧重于考察什么,后面的大题也是一样,这样经过分析我大概就知道后面大题会从哪些方面出题,甚至可以提前构思回答。”
“不过这次的确有一点点运气成分,前面判断题第398题和后面大题486题的题干相仿,又跟217道单选题的答案有所关联,所以在答题的时候试卷上给的信息点我全部都用上了。”
江南说完后满场一片寂静。
乔伊眨了眨眼睛,甚至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
理工大学实验室。
吴风止看着大屏中江南的脸,激动得一拍大腿站了起来。
“我还以为江南只是在提前看题收集信息,没想到他对考试的把握程度这样深,居然从选择题开始就在宏观审视整张试卷!”
“对啊,从单选多选开始就知道整张试卷的重点,那大题大概率也围绕着重点出题。这样在前面他就有时间多思考后面大题的答案,怪不得后面他越做越快!这小子,平时在学校的那些试卷压根没测出他的真实水平!”
沈丽华教授有些疑惑。
“但前面江南做题的速度已经非常快了,他真的有时间一心二用,一边做选择判断题一边在脑海中分析试卷重点甚至构思后面大题的答案吗?普通人想完成其中的一个都很困难吧。”
这说得也是实话。
这么大的比赛本来就是对心理素质的一大考核。
江南他们的答题速度那样快,前面的选择判断几乎全都维持在三秒一道题的频率,这本身对学生知识库和反应能力就是一大考核。
这种高压情况下再分析整张试卷的考试重点甚至构思后面大题的回答,这想想也觉得不太可能。
都是一个大脑,一心三用还能发挥这么稳定?
众多教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了。
还是顾校长长叹了一句。
“一般人是不可能,但那是江南啊。”
306
如顾校长所说,视频中又传来记者不可思议的声音。
“所以你的意思是说,你可以一心三用在答题的同时兼顾试卷分析以及后面的大题,这怎么可能?”
他一脸笃定得说这不可能,江南彻底没了耐心。
“这当然有可能,我不就站在你面前吗?”
“实话实说,对我来说整合信息完全是家常便饭,至于在前面答题的时候构思后面的回答,那是因为我的记忆力还不错,记住前面所有题目的信息点对我来说不算难题。”
之前在光学实验室的时候所有的论文数据都是江南负责收集,整合信息对他来说几乎就和呼吸一样简单。
至于出色的记忆力,这可能是重生之后命运给的礼物,从转专业拜到吴风止名下时就十分突出。
“记住所有题目吗?你简直是在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