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村的麦子水分太大,没晾干;一个村里麦糠太多;两个村的里面掺了小石子。”
周卫国言简意赅的说完,他倒不担心自己村有这些问题,谁让每袋粮食都是他和老村长检查过的。
“哎……退回来又得返工,何必呢?投机取巧,占小便宜的心思要不得!”
旱烟的烟雾徐徐袅袅的往上升,老村长的整张脸隐藏在后面,眉头紧锁的看着一车车的粮食。
“伯,咱村的公粮没这些事,您放心。”
“我不是想这个,我是在想啥时候不用再交公粮,村民能自给自足,到那时候哪会有这些小心思。”
“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自己不能吃,还得上交,有时候这事儿也挺想不明白的。”
周卫国开解着他,“这不是现在国家穷嘛,等过几年国家缓过劲儿就好了。到时候大家肯定跟以前一样自家有自家的地,自己种自己吃。”
“也是,主要还是太穷了!”
想通后,老村长的心情才好点儿,看向周卫国的车把上挂着的东西。
“这又给你媳妇买的?”
“你挣的那点儿分红还没花完吗?还是你大舅子又给你们留钱了?”
平时老村长见周家的伙食不错,知道都是周卫国上山猎的,可这分红也没多少钱,哪儿禁得住一直这么花?
“不是,我娘攒的以前我当兵寄回来的钱。”
周卫国哪敢告诉他实话,做买卖的事都是偷偷的,外人哪知道他家到底有多少钱。
“那就行,记住别干犯法的事。”
“伯,我记住了。”
老村长还是相信他的人品,毕竟国家甄选过的人,哪儿会出错!
“等你媳妇也上班挣工资,你压力就小了。”
知道周卫国一个人养活一家人不容易,老村长还是有点儿心疼他的。
终于等到半下午时才轮到他们村,粮站的工作人员用粮食探子一袋袋的检查,等所有的粮食检查过后,才去过秤,称重,最后背进粮仓后才算结束。
等这批公粮交完后,老村长简单跟刘主任打个招呼后才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周卫国带着老村长在前面走,后面跟着村里送粮的汉子们。
大伙都很高兴,这次他们村上交的粮食最多,质量也最好,公社领导还当着好几个村的人当面表扬了他们。
看下半年的收成如何,还是这样好的话,“先进生产大队”的荣誉称号就是南山大队的。
“卫国,过几天带两人去公社领猪崽去,记得挑大个的抓,这次公社允许咱村养四头呢。”
“照这样看,年前咱村说不准还能多留一头猪分肉。”
“谁说不是呢!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
俩人边唠边回,骑到村口大树下时,看见自己媳妇坐在妇女中间,周卫国不免有些好奇。
“媳妇,你在哪儿干嘛呢?”
“大队长,你媳妇在给你做鞋垫绣花呢!这手巧的,俺们都比不了。”李嫂子手把手教了会儿,学会后人还自己画的花样,绣得还活灵活现的。
“有学问的人脑子聪明,一教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