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载‘龙首渠起霸陵,绕长安城北,东入渭水。’。
然伪周僭朝,牝政逞欲,筑通天之台而役氓隶,致秦渠堙塞,八水焦原。
洎乎王师克复,遂浚郑白之支脉,筑陂塘以固本,颁新粟之种于闾阎。
今观抗旱嘉禾生于大唐新都,甘霖沛然应乎周鼎,岂非玄穹眷命,兆民归心之征乎?
火气。
大唐多巧匠,绍炎汉火德之奥,穷格物之理,今已驭火如神。
军中火药若雷霆降世,似祝融吐焰,威烈赫赫。
【天时策第四·三劫连环】
兵劫。
唐军夏至前必抵渭水,防吐蕃趁虚袭河西。
伪周师旅徒具形骸,然我唐旅既靖妖氛,当犁庭吐蕃,以扬贞观耿光。
今王师西指,岂惟克复旧疆?直欲效卫霍绝漠之举,使雪域毡裘稽颡阙下耳。
粮劫。
秋分须入长安,免江淮秋粮抵洛。
秋分须入长安,王师恤民之切,岂忍苍生罹饥馑?
当先开敖仓以赈枵腹。
民劫。
天下受伪周之害久矣,民心动荡,无所依托。
女帝僭越窃国,贪恋权位而乏治国之能,所任皆暴戾之徒。
彼等罗织罪名,逼害忠良,致使朝堂无正士,民间尽悲声。
伪朝苟延残喘,却令苍生代偿其恶。
赋税苛重,徭役频仍,山河凋敝,百姓如陷水火。
社稷之疮痍,实起于篡逆,万民之疾苦,皆源于僭伪。
¥¥
《论闪电战·卷二·兵械卷》
兵械者,战之枢要也。
今观我大唐军备,甲坚刃利,远胜伪军。
然兵器之强,非徒资材之丰,尤在淬锻之精、机巧之妙。
伪军之器,甲胄钝弊,刃锋朽折。我军戈矛所指,如裂缯帛,铁骑所踏,似碾枯蓬。
彼以朽木为盾,我以镕金为锋。
两军若遇,彼必溃如蚁聚,我军则摧枯拉朽,所向披靡。
胜负之数,不待龟蓍而可决矣。
【兵械策第一·甲胄】
唐军取精铁以水力锻机千锤,制鱼鳞甲仅重十八斤。
另有坚盾之阵,可御重骑冲軼之威。
其盾如墙相衔,铁索勾连,纵奔马千钧之势,遇此阵若洪涛撞礁,徒溅飞沫而难撼分毫。
持盾者皆以斜角抵地,后列长矛如林斜出,铁蹄未至而锋镝已贯马腹矣。
然伪周虽承贞观余绪,固步廿载,惟持细鳞明光二铠。
今府库虚竭,三军之中可被明光者几何?
夫明光铠重逾五十唐斤,然较吾盾阵犹逊——只可御百五十步内弓弩、寻常刀斫,若遇强弩则五十步外即洞穿如纸。
至于细鳞甲者,质逊唐军轻鳞甲,重载三十唐斤,防护之效尤次之。
甲胄朽钝若此,纵列阵如林,焉能当金戈铁马之锋?
【兵械策第二·弓弩】
若论弓弩,唯较射程可矣。
伪军所恃伏远弩,须三人张弓,方达三百步之遥。
然我唐军弓弩,单人可挽而及三百步,至若攻城床弩,三百步外矢发如雷,摧城裂墙,势不可当。
¥¥
《论闪电战·卷三·门阀卷》
门阀世族,国朝人才之本,正朔文脉所系。
伪周女帝以暴摧残,然犹仰其余烬。其倡言‘唯才是举’,而所擢皆谄吏庸才。
伪周无承天受命之实,岂能久驭中夏?唯恃此卑劣之术,扼世族之吭耳。
世族既隳,宵小复不能立纲纪,遂致朝堂失威、方镇坐大,此诚社稷膏肓之疾也。
夫家国兴衰与世族共休戚,若天下板荡,则黎元若浮梗,哀鸿遍野矣。
士族沐黎庶之泽,诵圣贤之典,当此危殆之际,安得不幡然奋起,助我李唐重振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