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保镖提前在楼下等候,下午四点的时候准时将初穗送到了谈合作的地方。
跟她谈的是一个看着应该是三十多岁的男人,不是京北人,看着倒像是临时在这边出差的。
初穗走进包厢时,那位季先生已经等在那里,见她进来站起身,西装革履间透着几分儒雅的气质。
“初导,久仰。”他伸出手,腕表在阳光下折射出低调的光泽,“季钰。”
初穗礼貌地握了握他的手,触感干燥温暖:“季先生客气了,叫我初穗就好。”
季钰是秦安近两年才出现的新锐,身份神秘,当初纪启明公司就有不少资源被他抢走。
“那我就开门见山了,我之前在国外看过你获奖时那些人对你的评价,我看好你,所以我要投资。”
“这是投资意向书,初小姐可以先看看,有什么不满的直接提出来我让我助理现场修改。”
初穗没想到对方连这个都准备好了,这跟她想象中的谈判不太一样。
看得出初穗脸上的疑问和犹豫,季钰贴心地开口:“初小姐放心,我没有任何恶意。”
“我看过你在学校拍摄过的短片,我很喜欢,投资是我个人的选择,就像是我花钱私心想要看你拍的电影。”
初穗接过那份装帧精美的投资意向书,指尖划过烫金的封皮。
当她翻开内页时,不由怔住——条款出人意料的宽松,不仅给予她完全的创作自由,甚至连票房分成比例都远高于行业标准。
“这”她抬头看向季钰,“条件是不是太好了?”
季钰轻笑一声,似乎早已经预料到初穗的态度,从西装口袋掏出手机。
屏幕亮起,显示的是一个加密的云盘文件夹,里面整整齐齐分类着她学生时代的所有作品。
从大一的课堂作业到毕业作品,甚至包括几部她以为早已遗失的实验短片。
“《玻璃》”他点开其中一部短片,“你拍摄女主角的角度很独特。”
初穗惊讶地看着屏幕上熟悉的画面。
这是她大三时拍的实验短片,只在学校的放映会上展示过一次。
“你怎么会”
“正式认识一下,师妹。”季钰将手机转向她,屏保是学校的图书馆。
“比你高五届。当年在电影社的展映上看到你的作品,印象很深。”
阳光透过纱帘在桌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初穗紧绷的肩膀不知不觉放松下来,原来是校友。
“所以这是影迷行为?”她半开玩笑地问,眼角微微弯起。
季钰为她续上红茶,茶汤在骨瓷杯里泛起琥珀色的涟漪。
“可以这么说。”他推了推金丝眼镜,“不过我更愿意称之为对天才的投资。”
他谈起她以往学校作品中那些被影评人忽略的细节,每一个观察都精准得让初穗心跳加速——这是她第一次遇到真正读懂自己镜头语言的知音。
谈话间,服务生送上精致的茶点。
这个时候,初穗已经彻底放下了戒备心。
但初穗心底还有个问题。
她犹豫片刻,还是问出心中的疑惑:“季先生对电影这么了解,为什么不自己投资大制作?”
季钰的镜片反射着窗外的阳光,眼神暗中瞟了一眼包厢一旁的纱屏,时间太短,初穗没注意到。
他喝了口茶水,才款款解释道:“大制作不缺投资人。”
男人轻轻转动手腕,露出表盘背面刻的一行小字:carpe diem(及时行乐),“而天才需要被发现的机会。”
显然,初穗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