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虽然对“上升通道的垄断”,“生产积极性”这类的词不太理解,但是结合上下文也都能明白苏齐想表达的意思,
“那这不是说明这样做没错吗?”扶苏更加不解。
“在当时天下还没有一统的时候,自然没错的,毕竟战国时期,我不灭你,就要被你灭,将整个国家的战争潜力完全激活,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
“每打一次胜仗,侵占的土地和掠夺的财产又能用来支持和反哺军功制。如此收货又让秦国这台战争机器滚滚向前、不可阻挡。”
“如此循环往复,大秦这台战争机器,便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终势不可挡地吞并了六国。”
“但那时和现在又有所不同,不能以战时体制行和平治理啊,商君变法,功在当代,过在千秋。没有商君变法,哪来的大秦一统?只不过,这变法后的制度,得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不能一成不变。”
苏齐一口气说完,见扶苏等人若有所思,便不再多言。
张苍缓缓说道:“苏齐说的没错,这世间万物,皆在变化之中,唯有变,才是永恒不变的。管子也曾说过,‘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本就是为了适应时代而生的,岂能一成不变?”
叔孙通也点头附和:“儒家也讲究‘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世道变了,治理国家的方法,自然也要跟着变。”
逍遥子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道法自然。这‘自然’二字,便是最好的诠释。顺应自然,顺应时代,方能长久。”
扶苏听着几人的议论,心中豁然开朗。他原本只觉得苏齐所说的“耕战立国”有问题,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如今听了几人的解释,他才明白,这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耕战”,而在于“度”。
“先生们所言甚是。”扶苏说道,“这耕战立国,本没错。但若是一味地追求耕战,而忽视了百姓的休养生息,那这大秦,恐怕也难以长久。”
正当众人思绪翻飞,沉浸在苏齐描绘的耕战利弊图景中时,一名斥候纵马从前方奔回,尘土飞扬间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对着扶苏抱拳行礼:“公子,前方十里便是槐里亭,亭舍已在望,今日可在此处歇脚。”
方才的讨论被打断,众人也收敛了心神,随着斥候的指引向前望去。扶苏轻夹马腹,队伍再次缓缓前行。不多时,一座简朴的亭舍出现在众人眼前,夯土的墙壁,简单的屋顶,几名吏卒在门口张望。王前已先一步抵达,正与一位身着吏服、头戴小冠,面容带着几分沧桑的亭长交谈。
见到扶苏一行人靠近,王前与那亭长立刻停下交谈,快步迎上前来,齐齐拱手行礼。
“公子!”王前声音沉稳。
“小吏槐里亭长,拜见公子!”亭长微躬着身子。他接着说道:“公子远道而来,辛苦了。亭舍简陋,小吏已命人收拾出几间还算干净的屋子,供公子与几位先生歇脚。”
扶苏勒住马缰,目光扫过这座小小的驿亭,温和地问道:“我等在此留宿,带有众多兵士,不会影响此地日常公务吧?”
亭长连忙摆手:“自然不会,自然不会!公子言重了。平日里此处多是往来传递文书的驿卒落脚,今日驿卒恰好往咸阳送文书去了,亭舍正好空闲。”
他顿了顿,眼神略带担忧地望向扶苏身后那黑压压一片的骑兵:“只是……将军麾下这许多兵卒,亭舍狭小,实在不知如何安置?”
未等扶苏开口,王前已上前一步,接口道:“公子放心,我已安排妥当。士卒们已在亭舍西侧百步外,择地安营扎寨,传令埋锅造饭,并已布下巡逻守夜之人,不会惊扰地方。”
扶苏点了点头,又问道:“将士们的口粮如何解决?行军数日,人马皆需补给。”
亭长面露难色,小心翼翼地说道:“回禀公子,亭中存粮,仅够维持日常驿卒所需,实在无法供应数百大军及马匹嚼用……”
王前接口道:“公子,县亭存粮不足,需动用槐里县仓储备。这需要公子与末将的符节共同验核,方能调用。”他说着,从怀中取出了自己的半块符节。
扶苏对此并无意外,秦法森严,调动粮草程序复杂,即便他是皇长子,也不能随意逾越。他颔首道:“理应如此。”随即也从怀中取出自己的符节,递给王前,“此事便交由你去办理,务必让将士们吃饱。”
“喏!”王前郑重接过符节,转身便带着几名亲兵往县城的方向去了。
王前领命离去后,扶苏转过身,目光温和地落在略显拘谨的亭长身上。
他并未摆出皇长子的架子,而是如同寻常旅人般,与亭长攀谈起来。
话题从田间地头的收成,聊到繁重的徭役,再到亭长自己那段在北境浴血、负伤归乡的往事。
扶苏认真倾听着,试图从这最基层的官吏口中,印证或推翻先前与先生们讨论的那些宏大论断。
他想知道,那些关于民生疾苦的担忧,究竟是高高在上的臆想,还是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冰冷而残酷的现实。
夜幕悄然降临,亭舍内燃起了昏黄的油灯。
晚饭被端了上来,极其简单。
几碟颜色暗沉的腌渍葵菜,一盆颗粒分明的炒米,旁边配着一小碗浑浊的酱。
张苍看着自己面前这堪称简陋的吃食,脸拉得比马脸还长。他用筷子有气无力地戳着碗里的菜,仿佛那不是食物,而是他此行的罪魁祸首。想他张苍,在咸阳何曾吃过这种东西?尤其是在习惯了苏齐捣鼓出的那些新奇炒菜后,他的嘴早就被养刁了,现在对着这玩意儿,真是难以下咽。
他重重叹了口气,狠狠剜了旁边正准备动筷的苏齐一眼,最终,饥饿感还是战胜了挑剔,然后才认命般地扒拉起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