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厅长,我记得您前阵子特地去长陇学校调研过,回来有什么感受?”温婉问。
周延吸完最后一口烟掐灭,“大兵小将。”
“每个孩子都正气昂扬,都像是随时可以出征的兵。”
那样的精神风貌,恰是城市那些娇生惯养的温室花朵所不能媲及的。这也是他支持退伍军人进校园成为青少年体能教官的原因。
健康,正气,向上。
这是他想要的教育理想。
温婉笑,转头看向林正明,“林部长,这些年,宁县应征入伍的青年不少吧?”
林正明点头,“全河洛最多,而且思想意志各方面都是最好的。”
“我在长陇生活这些年,听长陇安保的退伍军人说得最多的就是,哪怕脱下军装,他们也是祖国的砖。他们给孩子们上体能课,教孩子们格斗术,也是在教孩子们作为华国人的血性。”
温婉接着道,“我们总说保家卫国,可家国的未来在哪里?我想,就在这些孩子挺直的脊梁里,在退伍军人传承的军魂里。”
“这些退伍军人用行动告诉我,穿上军装,他们守护的不仅是边疆,更是未来的希望;脱下军装,他们传承的不仅是技能,更是刻进骨髓的家国魂!”
温婉直面林正明,“林部长,最好的征兵宣传不是画饼,而是让所有年轻人都看见,界碑不仅在边疆,更在每个华国人的心里。穿上军装,他们是界碑的守护者;脱下军装,他们是界碑的传承者。”
林正明心中触动,他明白温婉的意思,“我们不是在解决就业问题,而是在锻造民族的脊梁。”
周延想起长陇那些退伍兵成为校园里的“兵教头”,长陇的孩子们挺直军姿大声喊出“报告教官”时的情形,他心中感触极深,“让退伍军人成为体能教官,是新时代的军民鱼水情,也是刻在骨子里的家国传承。”
温婉忽然想起什么,打开手机播放一段视频。
稚嫩的童声在办公室里回荡,“李教官说,他的枪现在变成了跳绳;我的梦想,是像他一样,把星星戴在肩膀上!”
“听见了吗?”温婉眼角微红,“这就是我们的答案。不是政策,不是补贴,是让年轻人看见:军旅生涯,是给人生刻上永不褪色的勋章;退伍转业,是把军魂种进更多人的胸膛。”
“我们的国家要强大,家国的信仰一定要放在第一位,无国哪有家?”
不仅仅是军人,而是无论哪行哪业的人才都得先爱国,才能真正为国家的发展竭尽全力。
孩子是未来,如果能让他们自幼种入爱国情怀,明白自己肩负的家国使命,那么无论将来他们从事何种职业,都不至于背叛自己的国家。
像江柔那样或像w组织成员那样叛国的人也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或杜绝。
温婉掷地有声的话语在办公室里久久回荡。
林正明几人听得入神,连手上的烟烧到手指了也没回过神来。
无国哪有家?
若无国的山河,哪来的万家灯火炊烟长……
突然,温婉话锋一转,“当然,信仰不能少,但我们今天得先研究一下生存问题,情怀才能长长久久……”
林正明几人同时错愕地看向温婉……
程瑾瑜扶额轻笑,他的程太太,总是那么让人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