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中灯火辉煌,内侍与宫女忙碌地布置着,让整个殿宇充满了温暖柔和的光晕。燕绾踏入殿内,行礼道:“臣妾拜见陛下。”
“起来吧。”萧玦淡声说道。
燕绾起身,站在堂中央,目光微垂,似不经意间扫过四周的布置。她并未急于开口,而是静静等候萧玦的吩咐。
“你的舞姿不错,今日便跳一曲吧。”
“陛下有命,臣妾岂敢不从。”燕绾微微一福,随即对一旁的乐师轻声吩咐,“取《凤求凰》。”
乐声悠悠响起,琴瑟合鸣中,燕绾轻移莲步,衣袖翩然如蝶。她舞姿曼妙,每一个转身、每一次挥袖都仿佛蕴含着无尽韵律。殿中众人屏息凝神,唯恐错过这绝世佳舞。
舞至高潮处,她突转身双袖扬起,如凤凰展翅,一时间整个乾清宫仿若笼罩在她舞动的韵律之中。萧玦看得入神,竟忘了手中的茶盏已凉。
舞毕,燕绾缓缓跪下行礼,“臣妾献丑了,愿陛下宽恕。”
“好,好……”萧玦回过神来,连说了两声好字。
“陛下谬赞了。”燕绾低声答道。
“坐吧。”萧玦指了指一旁的座位。
燕绾依言坐下,却仍保持着优雅端庄的姿态。萧玦看着她,随口问道:“你这舞,是何人教的?”
“回陛下,这是臣妾幼时从一位隐居山林的师父处学来的。他常言舞者之美,不在动作,而在心境。”燕绾浅笑着答道。
“心境?”萧玦挑眉,“如何说?”
“师父说,每一曲舞都有其情感寄托。若舞者心中空无一物,即便动作再优美,也不过是毫无灵魂的躯壳。若能将心中之念融入舞姿,那才是真正的艺术。”燕绾解释道。
萧玦沉默片刻,似有所思。他端起茶盏抿了一口,“你的师父倒是个有趣的人。”
“陛下若有兴趣,臣妾日后可为陛下讲更多师父的话。”燕绾顺势说道。
“好啊。”萧玦点头,“除了舞蹈,你还擅长什么?”
“臣妾略通琴棋书画,但皆为泛泛之学,不敢在陛下面前班门弄斧。”
萧玦笑了笑,“既如此,不如弹奏一曲,让朕听听。”
燕绾微微颔首,对乐师道:“备琴。”
片刻后,一架古琴被摆放在堂中央。燕绾端坐琴前,双手轻拨琴弦,一曲《高山流水》缓缓流淌而出。乐音清越悠扬,如山间清泉,又似林中鸟鸣。萧玦闭上眼睛,仿佛置身于苍茫大山之间,心绪渐渐沉静下来。
曲毕,殿内一片寂静。萧玦睁开眼睛,看向燕绾,“你的琴艺果然不同凡响。”
“陛下过奖了。”燕绾低头道,“臣妾不过是借此抒发心中情感罢了。”
“哦?”萧玦来了兴趣,“那你弹这曲时,又在想什么?”
燕绾抬眸看向他,神色淡然,“臣妾想的是世间万物,本就该如这高山流水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无拘无束……”萧玦喃喃重复了一遍,随后笑道:“朕倒是没想到,你竟有如此洒脱的想法。”
燕绾垂眸敛笑,“臣妾不过是妄言,还请陛下恕罪。”
“无妨。”萧玦摆摆手,“朕倒觉得,这种心境颇为难得。”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着,从琴棋书画聊到江山社稷,又从诗词歌赋聊到宫廷轶事。不知不觉间,夜已深沉。
内侍小心翼翼地提醒道:“陛下,该歇息了。”
萧玦摆手示意,“再等等。”
他转头看向燕绾,“今晚朕与你谈得甚欢,不如留在乾清宫陪朕用膳吧。”
燕绾微微一怔,但很快恢复如常,“臣妾谨遵陛下旨意。”
片刻后,膳食被端上桌。萧玦亲自夹了一块鱼肉递到燕绾面前,“尝尝这个。”
燕绾接过食物,小口品尝后轻声说道:“味道鲜美,只怕是御厨精心准备的佳肴。”
“你喜欢就多吃些。”萧玦难得露出几分轻松的神色。
用膳过后,燕绾起身行礼:“天色已晚,臣妾不敢打扰陛下休息,请容臣妾告退。”
“不必了。”萧玦语气笃定,“今夜便留在乾清宫吧。”
燕绾垂首应道:“臣妾遵命。”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内侍总管便匆匆赶至养心殿禀报:“陛下昨夜留宿淑仪娘娘寝宫,并赐封为庶三品凌妃。”
消息传出后宫,各方反应不一。贵妃苏瑾闻讯后冷笑道:“这位淑仪娘娘倒真是本事不小,如今竟爬到了凌妃的位置上。看来,本宫得好好会会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