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云随即又犹豫起来:“我我这样去合适吗?”她低头看了看自己朴素的衣着。
“有什么不合适的?”秦姐轻笑,“你现在可是我们店里的员工,跟我一起去看看也好。”
收拾好铺子,秦姐开车带着林巧云去编程班接乐乐。
车里,秦姐絮絮叨叨地说起了乐乐的学校。
“本来看中一所公立小学的,”秦姐叹了口气,手指轻轻敲打方向盘,“因为我跟他爸离婚的事情,名额就黄了。”
林巧云静静地听着,看到秦姐眼角闪过一丝疲惫。
“离婚的时候,我没要房子,就拿了现金分割。”秦姐继续说道,“主要是不想让乐乐奶奶搬出去,老人家住惯了那里。”
车子转过一个路口,阳光从侧面照进来,秦姐脸上浮现出一抹苦涩的笑意。
“现在看中一所私立学校,是双语教学。”她转头看了眼林巧云,“就是学费贵些。不过说来还得谢谢你呢!”
“谢我?”林巧云一头雾水。
“学校副校长是买你家鸡蛋的客人介绍的,帮忙插了个名额。”秦姐笑道,“不然这么晚都报不上了。”
林巧云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原来她也能帮上忙,这种感觉真好。
到了学校,林巧云紧张地跟在秦姐身后。她的手心微微发汗,生怕登记的时候查她的身份证。好在工作人员只记录了秦姐的信息。
走进校园,林巧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操场上铺着红色的塑胶跑道,在阳光下泛着光泽。在她老家,就连结婚用的红布都难找,这得花多少钱啊!
操场四周摆满了展示台,学生们的画作、书法作品琳琅满目。
一个小男孩正在打架子鼓,节奏感十足的鼓点让林巧云听得入迷。
“这鼓声真好听。”她小声感叹。
角落里的菜地引起了她的注意。整齐的菜畦,翠绿的菜苗,让她想起了老家的菜园。
“现在的学生也要种菜?”她瞪大眼睛问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惊讶。
秦姐笑着解释:“是劳动课,让孩子们体验种植的乐趣。”
林巧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想起自己小时候,种菜可不是什么体验,而是生存必需。
继续往前走,一个做陶艺的摊位前围着不少人。
“这是在玩泥巴?”林巧云压低声音问道。
乐乐蹦蹦跳跳跑过来:“阿姨,这玩意儿是用来制作杯具的!你看,把泥巴放在转盘上,就能做出漂亮的杯子。”
林巧云看着孩子们专注的表情,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和泥巴的经历。那时候,她和社里的孩子们在雨后的水坑边玩耍,用泥巴捏小人儿、小动物。
最后一个摊位前,林巧云突然停住了脚步。那里摆着竹编的小灯笼和篮子,跟王老四做的一模一样!
她想起上次坐公交时,听到一个女孩说要买竹篮来搭配汉服。没想到,这些在她眼中再普通不过的东西,在城里竟然这么受欢迎。
“秦姐,这个要多少钱啊?”她急切地问道,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周围的家长们热情地回答:“小的十几块,大的五六十呢!”
“我家淘了一只户外食篮,垫了布,五十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