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弓箭凌空射来,射入蔡行的胸口,贯入心脏。
蔡行感受到心口的疼痛,神情狰狞痛苦,扑通一声倒在地上,感觉身体越来越轻。他的脑中,忽然掠过皇帝回来后发生的一幕幕。
太上皇的每一步,都在皇帝的预判中。
宫中,也有人守卫。
一切都在皇帝的掌控中,仿佛皇帝是故意为之。
蔡行想通了后,忽然瞪大眼睛,脸上满是惊悚神情。只是来不及开口,下一刻便气息断绝。
蔡行死后,朱伯材吩咐东宫内埋伏的士兵杀出来围剿,等蔡行的人只剩二十余士兵的时候,才让人打开东宫大门。
剩下的士兵见有了出口,四处逃散。
逃散的士兵离开东宫,一路跑到北门的城楼上,高呼道:“太上皇,大事不好了,去抓捕太子和皇后的人遭到埋伏,蔡行也被射杀了。”
声音传出,城楼上震惊声一片,文武百官神色愤怒。
李纲冷着脸道:“太子是太上皇的孙儿,虎毒尚且不食子,您怎么下得去手?”
徐处仁咬牙道:“太上皇昏聩如桀纣,令人不耻。”
其他的官员纷纷指责。
赵佶的脸色无比难堪,大骂了声闭嘴,又瞪了眼正悲伤儿子被杀死的蔡攸。
一件小事都办不好。
废物!
赵佶抓住太子和皇后的想法落空,清楚城内有皇帝的后手,现在无法抓到皇后和太子。
赵佶没管议论的文武百官,因为城楼上是他的军队。
军队在,就乱不了。
赵佶鼓起仅剩的一丝希望,喊道:“逆子,朕还在城楼上,东京就在朕的手中,人心也在朕的手中。等朕召集天下兵马勤王,再废掉你。”
赵桓看着冥顽不灵的赵佶,笑道:“父皇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也罢,让你见识下东京城的人心。”
“朕回来了,城内的将士何在?”
此话一出,赵桓身后的士兵也一起喊话,雄浑的声音直冲云霄,传入了城内。
“臣李孝忠,恭迎陛下回朝。”
北门城内的街道上,李孝忠带着殿前司的精锐直扑北门来了。北门的监门官是张叔夜提拔的人,早就得了吩咐。
在李孝忠杀到城门口,监门官打开城门,李孝忠就带着士兵控制了城门。
与此同时,北城内早就候着的太学生也涌出来。
“太学生陈东,恭迎陛下回朝。”
“太学生萧凡,恭迎陛下回朝。”
“太学生王朗,恭迎陛下回朝。”
北城内,无数的太学生走出来,靠近了北门停下,喊着恭迎陛下回朝的话。
赵佶的士兵想反击,可是李孝忠带来的殿前司士兵拔刀对峙,竟然没有人敢先出手。
赵桓脸上带着笑容,骑马进入北门。
李孝忠眼神激动,抱拳道:“臣李孝忠,恭迎陛下回朝。”
赵桓道:“孝忠,辛苦了。”
“臣不辛苦!”
李孝忠得到皇帝宽慰的话,没能参战的委屈也消散了,和杨再兴一起保护赵桓,跟着一起来到城楼上。
赵桓走到赵佶的面前,笑道:“城池和人心,父皇还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