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天集团如果把那些非法业务关停之后,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一个亏损企业,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两人走在村落里面,黄水兴沉默不语,显然也在为这个地方思考出路。
李默没有打扰黄水兴,他可没有狂到,要给黄水兴出谋划策。
黄水兴也是基层杀出来的,他的经验远远胜过自己。更何况,对方也是一个高素质人才,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并不比自己弱。
如果对方愿意探讨,李默肯定会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不过要是主动卖弄,那就是犯了忌讳了。因为体制内是一个高度等级化的体系,强调“服从”与“和谐”。过度展示个人能力或资源可能被视为对上级权威的挑战,或对集体规则的破坏。
可以说,适当的低调是政治上的刚需。
相反,能够陪着黄水兴安静地走一路,这段时间的陪伴远比卖弄几个观点要值钱得多。
正在这个时候,突然听到前方河道处有声响,似乎聚集了不少人。
沉入思考的黄水兴看了一眼李默,李默也不知道什么情况,于是两人一起过去。
穿过树林,两人看到前方聚集了二十来人,其中不少人卷起裤腿,正在河里面捞着什么。两人靠近,才看到岸上停着几辆三轮车,上面都是一些腐烂的衣物、白色塑料膜等。还有的三轮车上,堆着刚捞上来的水葫芦等。
岸边有一个老头拿着竹耙,将岸边一些漂浮物往岸上扒。
李默走过去,给老头散了一支香烟:“老爹爹唉,你侬在这块搞么家伙,之热闹啊?”
李默说的是庆州话,大概意思就是,老爷子,你们在这里搞什么,这么热闹?
黄水兴听他讲家乡话,也不由笑了笑。他之前在宁静县当县长,经常往下面跑,对本地话也能听懂一些。
果然李默一说家乡话,再加上发了一支香烟,老头也不把他当外人,跟他讲起了情况。
原来是水沙乡政府正在搞一个活动,号召村民开展河道垃圾清理。村民定期清理河道,政府提供工具补贴,结合“环保积分”兑换生活用品,例如肥皂、农具。
李默还真没想到,一段时间没有来,水沙乡这边还搞出了花活了。
不用想也知道,这肯定出自吴玲的手笔。还别说,还挺能激发这些闲来无事老头、老奶奶们干劲的。
趁着农闲的时候,村子里面闲散劳动力都愿意出来赚点环保积分。这就跟城里面老头、老奶奶为了几个鸡蛋,到超市、药房去排队一样。
黄水兴顿时来了兴趣:“有点意思,我们去乡政府看看。”
出来一趟,李默倒是看出黄水兴不按套路出牌的样子。他的调研,根本没有计划也没有目的。或许他之前应该是制定了计划,不过他自己都不会按照自己的计划执行。
李默打电话给章力秋,他们在出了村子的路口上了车。同时,他也联系了吴玲。
车子到水沙乡政府的时候,吴玲带着几名领导迎接他们一行。
吴玲的打扮多了几分老练,不过还是让黄水兴眼前一亮:“吴书记很年轻啊,跟我们张主任一样年轻。”
吴玲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可没有张主任年轻,应该是水沙乡的水好、空气好,加上工作任务没有经开区那么操劳,反倒是占了一些便宜。”
吴玲引着黄水兴向小会议室去:“不好意思黄书记,大会议室正在搞村民培训,我们只能去小会议室了。”
吴玲这么一说,反而引起了黄水兴的好奇:“大会议室在搞什么培训,我们过去看看?”
黄水兴说着,看向李默,似乎在征求李默的意见。
显然是和黄水兴一起出来这一趟,两人拉近了关系。黄水兴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没把李默当成下属,而是当成了朋友。
只是这么一来,让吴玲等人都有些大跌眼镜。黄书记做事,竟然要问李默的意见,这很难不让人多想。
“黄书记想看,咱们自然要过去,看看吴书记是不是又搞了什么创新。”
李默笑着说道,不过还是自觉地落后黄水兴半个身位。
一行人前往大会议室,大会议室里面一个老师打扮的人,正在给村民们讲解微循环农业,也就是稻田养鱼、鸭。
这老师一口的本地话,跟村民们交流毫无障碍。
吴玲解释了起来:“这是我们准备开展的一项工作,微循环农业。水稻田中放养鱼苗或鸭子,形成自然除虫、肥田的循环系统,产出绿色稻米、稻香鱼和禽蛋。
这个创意,还是跟铜石镇幸福村温泉养鱼项目得来的启发。而且我们也咨询了铜石镇的农业公司,他们愿意收购这样的绿色产品。”
黄水兴饶有兴致地频频点头,在前往小会议室的时候,他低声又跟李默开起了玩笑:“这位吴玲同志是个人才,似乎对你还有点推崇,我把她调到经开区跟你合作如何?”
李默闻言,只觉得头皮发麻。将吴玲调到经开区投资公司的事情,这是李默和卫香之前的一个计划。而当时,李默也说过,要让黄水兴自己提到这一点。
可是现在,李默什么都没有做,这些话真从黄水兴口中说出来的时候,没有让他感到一丝欣慰,只感到有些莫名的心悸。
黄水兴到底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