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止于智者。"谢泊钰寸步不让,"正因为有这些谣言,我们更要让吴欢同志回来继续工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知道谁在为民办事,谁在搞小动作!"
谈国华脸色铁青:"谢书记,你这话是在影射谁?" "我谁也没影射。"谢泊钰环视全场,"我只是想说,临湖县现在最需要的是稳定,是民心。而吴欢同志,就是最能凝聚民心的领导干部。他所工作过的地方,群众的赞誉声都很高,这就是民意!"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两位主官之间剑拔弩张的气氛。
就在这时,组织部长聂风开口了:"我建议,不如这样。让吴欢同志先回来,但不直接分管具体工作,而是负责招商引资。这样既能让群众看到我们的态度,又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这个折中的提议,并没有让紧张的气氛缓和下来。 谢泊钰恼怒地瞪了一眼聂风:“我不同意!我提拔吴欢当副县长,就是要让他把县里的工业园区搞起来。如果谈县长不给他分管经济,那就把工业园区独立出来,让吴欢带一套人马干事创业。县财政只负责给钱,不得干涉工业园区的具体事务。”
听到这个想法,差点没让谈国华崩溃。 他虽然没有把工业园区发展起来,但真的要把工业园区分割出去,心里就像割了一块肉似的。
“只给钱,不管事?你当我这个县长是什么?泥菩萨吗?” 谈国华又不同意了。
谢泊钰冷哼一声,说道:“谈县长,既然你和我的意见不一致,那我们就充分发扬民主,举手表决。”
最终,常委会还是通过了谢泊钰的意见,让吴欢继续分管经济和工业园区。
消息很快传到省城。吴欢看着手机,久久没有说话。
"怎么了?"何凯伦关切地问。 "为了我的事,谢书记和谈县长干起来了。"吴欢苦笑。
"谢书记比较重才,又想干点实事。两位主管的意见不一致,你当副职的就麻烦了。阎王打架,小鬼遭殃啊。" 何凯伦握住他的手:"你真的想回县里去?省直机关单位,你想去哪,我都能办到。"
吴欢望向窗外,阳光正好。他想起了黄石村的石碑,想起了那些为他立碑的村民,想起了金丹丹说的"老百姓的心里有数"。
"回。"他坚定地说,"不仅要回,还要把招商引资做出成绩来。让那些想看笑话的人看看,民心所向,不是靠打压就能改变的。我要把临湖县的工业园区发展起来,让当地的老百姓富起来。"
就在这时,手机又响了。是金丹丹发来的消息:"吴县长,信江人家新到了一批野生江鱼,等你回来尝尝鲜。" 吴欢笑了。
他知道,在临湖县,还有很多像金丹丹这样的人在等着他回去。他们或许平凡,但正是这些平凡的人,构成了最坚实的民心基础。
吴欢回到临湖县的第二天,刘金标就找上门来。
"吴县长,晚上有空吗?我请你喝酒。"刘金标笑眯眯地说。
吴欢点点头:"好啊,正好我也想跟你聊聊。"
晚上,两人来到一家偏僻的小餐馆。刘金标点了几个菜,又要了一瓶白酒。
"吴县长,这次的事,你受委屈了。"刘金标给吴欢倒了一杯酒,"李道生那小子,我已经让人好好"照顾"他了。"
吴欢摇摇头:"刘局,这事你就别管了。法律会给他应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