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看尚可喜郑重点头只好道;“本官是江湖传奇是官场毒药还是盗抄的文化败类,就是儒家经典基础不好啊!
你如果想找智者解读应该找云从岛的徐安生教授,如果想进修,以后到易州农院,那里的先生博学笃行,哪怕到海参崴学院,那里的先生也远超银河。
你找我请教经典,有问题啊!”
尚可喜摇摇头;“李大人,学院的先生知识渊博,但是,他们不了解真正的人间规矩。
李大人杀伐果断,真的按照儒家经典条文建设商道吗?恐怕不是吧。
卑职一样杀人不眨眼,不是我不慈悲不是我本性邪恶,而是辽东的残酷现实逼迫的。
我的父母族人已经在战乱中损失过千丁口,他们有的是白发老人有的是妇女孩童,敌人毫无理由孽杀他们,我难道拿仁义道德抵抗敌人吗!
不,我毫不犹豫用武器杀死敌人。”
尚可喜叹息道;“敌人不会因为他们跪地投降就停止杀戮和抢劫。
我只有以暴制暴,我经常砍杀敌人把精钢刀口都砍废啦!
午夜梦回之时,我眺望漫天的星辰,我读的是圣贤书做的是屠夫的勾当,且看不到尽头,哪里出了问题呢。
我翻遍了经典却找不到答案,反而越读越迷惑啊!
李大人,卑职观察你在辽东以及奴儿干的行径,非常好啊,你不仅狠而且坏,做事有条不紊。
真是我辈楷模,所以卑职诚心向李大人请教。”
李银河捏着下巴道;“我听了尚将军的话呢,感觉你是欣赏本官的,是吧。
可是,你因为本官坏才欣赏,感觉怪怪的。
其实本官是位追求纯粹的人,是个好人。
好吧,你有什么疑惑?我是个坏人,我的解读把你引入歧途,也没有什么心里障碍啦!”
尚可喜赞赏的点头道;“卑职读儒家经典,经常人格分裂。
比如,鲁哀公问政,至圣先师的回答振聋发聩,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鲁哀公要想解决三桓专鲁的问题,需要有准备,有规划且小心谨慎。
但是,至圣先师的解决方案是五道、三德、九经。明显有问题,卑职仔细研读这些方案,空洞而错乱,根本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能啊!
李大人,你理解我的疑惑吗?”
“尽信书不如无书啊!”
李银河淡淡道;“至圣先师是一位大政治家,曾经做过鲁国大司寇,也就是管理过司法和政务。回答鲁哀公问题的时候,先师年事已高,已经周游列国深谙人情世故。
所以圣人应该针砭时弊,高屋建瓴提出解决鲁国专权的措施。
而研读鲁哀公问政会一头雾水,实际上书籍被篡改啦。”
李银河对惊呆的尚可喜道;“大家都是成年人,你如果被我带偏了,不要怨我!
我拎出来一条九经之中的怀诸侯说说。至圣先师会教鲁哀公怀诸侯吗!根本不会。
怀诸侯是周天子的权力,鲁哀公只是周朝的一个诸侯,怀诸侯要造反吗!”
李银河摇头道;“儒家经典是治世之道,他的施政措施也要符合当时的时事。
如果我们坚持用两千年前的施政措施治理现在的社会,那么必然刻舟求剑。
儒生在圣人经典中增增减减,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况且,有些腐儒心怀叵测格局狭小,将圣人经典拉低啦!
目前的儒家显学理学,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为什么封建统治者喜欢,因为符合封建统治群体的利益。
先贤们眺望宇宙,是为所有人启蒙开智,他们窥破天道,怎么会在人道治理之中夹存私心,什么帝王将相什么荣华富贵,潇洒的神仙祖先们怎么会将人道分成三六九等呢!
先秦显学非朱即墨,儒家后来居上,因为儒家学说既总结了天道规律又积极实践人道治理。
儒家先贤心怀慈悲,对于人道治理充满了责任感,提供了修身齐家治国的修行路径。
人间正道是沧桑,目前的儒家经典需要与时俱进。某些儒家腐儒将崇拜权与利的私货添加进经典。
崇拜权钱的理论贴合人性的卑劣,被封建统治者奉为经典。但是,这与圣贤的慈悲南辕北辙。
目前的儒家理论没有改变人道治理适应世界变革的勃勃生命力,如果我们没有改变,研读这样经典的中华民族将遭遇灾难,用民族的生存危机形容也不为过!
商行的文化部门正在编辑新的教材,理论依据就是儒家先贤民为贵的期待。
老的经典只作为高等选读课程,一般的读书人分辨真伪太难啦!
徐安生教授认为,儒家经典依旧是治世的圭臬,但是,我们要保持文化鉴别的自主性,用现实的实际情况来真实解读先贤的期许。
农院的师长也在摸索理论联系实际的儒家治世探索。理学推崇的精英治理理论腐臭不堪格局狭小。
尚将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啊!我们在辽东依照良知行商天下,每一位老百姓都应该明白商行的施政目标。
如果老百姓不明白,你就砸了商行的招牌。
庶民是商行的基础,是商行最最依靠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