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合作社的孩子们
合作社里,张三正在图书馆的一间办公室里高强度忙活着。作为来到合作社进行法律支援的前教授,他在合作社里的存在感是相当低的。甚至如果把这段故事写成小说,他高低得有一百多章没出现了。
这并不意味着张三并没有在合作社里发光发热,甚至相反,他在合作社当中的贡献是非常大且突出的。只不过因为谦逊的性格和管理-文书工作的“不重要性”,张三就跟个小透明似的。
在合作社的这段时间里,受到合作社整体意识形态的影响,本来就学富五车的张三很快就成为了学习会的坚定成员,并且成为了学习会为数不多能够进行理论建设的理论家。之前罗莎跟他一起工作的时候,很多标注笔名为乌里扬诺娃的文章都是他起草的,罗莎负责的是提供方法论和观点。
闹虫子之后,原本工程方面的负责人拉菲第一时间扛起了大旗,这名原本就是军工系统出身的暴躁小兔干这个活儿再恰当不过了。但是在组织和管理方面,负责接手的是张三。
“现在工厂的运行情况怎么样?仓库那边的人手我记得抽调了三分之一过去了吧?总督府和第一枢纽城那边说有将近十万难民需要紧急安置,我们需要仓库那边的人归岗并提前做好准备。”张三打着电话,眉头有些皱。
弹药厂的厂长喘着粗气,说话声音很大:“一切运转良好,甚至是过于良好工人们的工作热情很高,现在机器都快过热了,正好让支援过来的工人同志们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但是我强烈建议归岗之前安排一定时间的休息和补给,他们干起活来不要命,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张三叹了口气,“好的,现在我就安排。”
张三之前打了无数场的官司,对于帝国的尔虞我诈和人间疾苦有着深刻的认知。但是来到合作社之后,几乎是每分每秒都在刷新他的认知。一直以来工人在他这里,无不是叫苦不迭,呼吁工厂进行十二小时工作制的。原本的十六小时工作制对于工人来说实在是摧残。
然而到了合作社,八小时工作制,啊?我一个律师我都不敢这么歇着!
的确,工人们虽然名义上享受了八小时工作制,但是实际工作时间一般都在十二小时左右。别问,问就是工人们的热情,自愿加班,真的是自愿的。之前罗莎搞了个加班批评榜,谁加班多就要上演讲台念检讨书的,硬生生让工人们内卷成了光荣榜。哪怕不要劳动模范和劳动红旗手的称号,也要加班!
相对应的,为了给这些加班到疯癫的工人提供“兜底”,一系列的安置和额外支援在合作社都是常驻的。张三马上联系了五食堂的负责人,要求他们尽快安排一桌好饭,要求能量高,帮助工人们快速恢复体力。
随后,张三又立刻给了仓库的负责人和合作社的工程队下了命令,同时还让工程队的工程师立刻前往图书馆利用ogas系统建一个快速施工的图纸。
当工程队的工程师赶过来的时候,张三还在忙活,而且是同时处理好几件事儿,忙的他是脚打后脑勺。
“张教授,我来了!我们确认一下具体的需求。。。”工程师穿着工业外骨骼,看这架势出了图书馆下一步就要继续去工地忙活了。工程师进来的时候,还给张教授带了卷饼—这是食堂要求的。
“十万人,后续做好还有二十万人的准备。务必在四个小时内完成基本的架构建设,让人们住进去。基础的生活保障物资你跟仓库那边协调去,大差不差,用ogas系统生成就行。记得,这十万人现在非常的不安分,而且很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混乱,务必把隔离和防护设备提前做好。”
工程师敬了个军礼,大喊着:“保证完成任务”。随后递上卷饼,头也不回地就出去了。
张三叹了口气,看了看桌子的一角,那边已经有四张卷饼和足足一摞的巧克力啥的了,他实在是忙的没工夫吃了。
工程师很快就完成了ogas系统的图纸建立,在合作社全部资源和工业设备的6g级别组网下,很快就完成了资源的调配和预制。在机场旁边的一片大空地上,一个足有1200亩的场地很快就完成了圈定。
超过500台各种工程车辆,20台泰坦,120台工程机甲,12架登陆艇紧急集结,2000多名抽调过来的工人立刻加入了战斗。
除了这些在空地上平地起高楼的工人外,钢铁厂,集装箱加工厂,家具厂,电子厂,军工厂一个个都分出了一部分的产能或者是贡献全部的产能。
足有三层楼高的重型铲车负责路面的平整,无人运输车从露天仓库一车车地运过来钢渣,化工厂产出的沥青和水泥厂的产品一车车地拉了过来。无数的车辆在ogas系统的介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紧急的加工,长长的车流足有两公里。
机场的那边,飞机还在不停地起降,负责巡逻和守卫的机甲和泰坦们仍旧在清理着虫子。超过两个连的民兵部队前来负责这个方向的安全保障工作。不过很快,这些民兵就把枪大背在身后,一个个加入了建设工作之中。
登陆艇时不时过来充当临时的吊机,一块块足有100多平,20mm厚的钢板被运输过来。这些钢板需要铺满整个避难所,这也是ogas系统的要求。毕竟现在是闹虫子的时期,地基打得再牢也不如直接来一块钢板好使。
好在合作社最大也是最开始的工厂就是炼钢厂,平时没有进行切割和处理的这些大号钢板正好就派上了用场。原本用来做军舰或者是其他工业产品的高规格低规格的钢板到这里全部都作为了地基的一部分,运到了避难所。
用登陆艇也是无奈之举,如果要真是用车辆拉,暂且不说有没有那么多的车,光装卸就是个巨大的麻烦。不如用登陆艇,直接接充当吊机使用了。
另一边,集装箱加工厂紧急将原本用于装军火的集装箱改造成集装箱的板房。在菲林帝国,行星表面标准的集装箱都是40尺的,这些集装箱的尺寸刚好够安置两个家庭的使用。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切割,成型泡沫和预制板填充,一个勉强够用的集装箱就完成了。
除了这些标准的40尺地表集装箱,还有数量不少的200尺的宇航集装箱。这些集装箱临时改装一下就可以当做功能区,无论是淋浴、厕所还是食堂,简单改装一下都不是问题。
所有工人都嗷嗷叫着冲上去,甚至有好几名工人在工作的时候连防护服都不穿,戴着个防毒面具就冲上去了。得亏组长眼疾手快,抓住这几个工人不放手,否则高低得出点什么生产安全事故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