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4章 挺进闽东
第(2/2)页

自从郑芝龙又一次差人送来劝降书后,郑成功一直置之不理。1657年初,郑芝龙差派来的家丁谢表、小八两人前来求见,跪着对郑成功说:“我等奉太师命,特来禀请和局一事,到此已久,恐太师度日如年,候回信复命难待耳。”郑成功便写了一封亲笔信,在信中写道:

“嗟嗟!曾不思往见贝勒之时,许多劝止,竟尔不听,自投虎穴,无怪乎有今日。吾父祸福存亡,儿料之已熟。清朝待投诚之人,猜忌多端,有始无终,天下谁不共晓?先以礼貌相待,后以鱼肉相视,总之挟一字。若一挟,而儿岂可挟之人哉?……自清朝入闽以来,丧许多人马,费许多钱粮,百姓涂炭,赤地千里,已验于往时矣。兹世子倾国来闽,将历三载,殊无奇谋异能,只是补葺破城,淫掠焚杀,女多于兵,牛多于马。一弄兵于白沙而船兵覆没,两弄兵于铜山而全军歼灭。闽安镇为福省之门户,遽尔遂破。罗源一战,阿格商、巴都、柯如良等尽行丧命。……大抵清朝欲以剃发别顺逆。不知顺逆在于心,而不在于形。……大丈夫磊磊落落光明,心事正大,皎皎如日月,终不肯效诈伪所为,苟就机局,取笑当世。清朝试思今日之域中,是谁家之天下?乃损无数之甲兵,费无稽之钱粮,死亿万之生灵,区区争此数根无用之头发,亦何量之不广耶?”

这是对清廷和谈的最后答复,至此,郑成功与清廷的议局永绝,清廷也最终明白谈和只不过是郑成功的伎俩罢了。

对此,史学家朱希祖有评议:“盖和议二字,在当时不过为率尔对称之词,对清廷不过为缓兵取粮之计。……故此事只为行军之诈计,不可视为正式之和议,盖观于成功之屡次与其父书,而真心见矣。”

郑成功虽然频频在广东、浙江一带出击,甚至入长江,但所占据之地旋得旋失,但其一直维持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这得益于郑成功对粮饷的极端重视,即便遭遇中左所之劫与海澄之失,仍然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元气,这着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在护国岭大捷之后,郑成功大造舰船,准备再一次向北突进。

1657年正月二十五日,总制行军司马兼水师前军指挥官张英被指派为北征军的统帅,万礼为副统帅,辖左先锋镇、右先锋镇、前锋镇等北上,目的是到温州、福宁州、牙城、潋寨等地筹集粮饷。

二月七日,张英、万礼的北征军抵达温州地界,随后进攻金乡卫。金乡卫的清军游击翟永寿、守备王虎等人见势不妙,放弃抵抗,献城投降。张英首战告捷,他在金乡卫征筹大量的米粟,还有三百担丝,装上船运回福建。

自从舟山失守后,郑军在浙江的据点遭到严重的破坏,对郑成功而言,浙江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是北进长江、攻略金陵的一块跳板,必须要牢牢掌控制海权,并且在浙东建立起几个军事据点,为日后大举反攻提供战略支撑点。

张英在金乡卫的胜利,使郑成功对攻略浙江更加充满信心,他是一个精力充沛、事必亲躬的统帅,虽然在郑、清的实力对比上,郑军无论在军队数量上还是资源的控制上,都处于下风,但郑成功却一直积极主动地进攻,以此来维护军队的士气与战斗力。

在亲征浙江之前,郑成功还有一件事情要做,他担心厦门岛基地的驻军在他离开的这一段时间里,纪律出现松弛,战斗力下降。所以他返回厦门岛后,对岛内各镇部队进行一番突袭大检查。

这次检查内容包括:部队中是否是老弱不堪用的士兵?部队的旗帜是否鲜明?盔甲、火箭、铳器、被牌、火龙、弹子、斧头、船只是否齐备?

这次检查的结果,令郑成功基本上对驻岛部队的表现还算满意。

护卫左镇、后劲镇等皆军容整齐,武器装备良好,士气高昂。但是也有一些部队存在问题,礼武镇军容不够整齐,陈辉的水师在军容、器械上都存在问题,洪旭的水师右军有一些船只只适合于内港运兵运粮,不适于远洋航行等等。除了检查军队的情况外,郑成功还是各财政也做了一番彻底的清查。

裕国库官员张恢、利民库官员林义等人,全面核算东洋贸易与西洋贸易的船只物品的本息,以及各商行的出入银两。

这里,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郑成功的商业情况。

郑氏政权,不独是全国最强大的抗清力量,亦是东亚最强大的商贸集团。

这个庞大的海商集团的贸易范围,东达日本、琉球,西达南洋诸岛,商船往来,络绎不绝。这里有一个疑问就出来了:郑成功只控制东南沿海地区,那么他庞大的贸易商品从何而来呢?

这就得追溯到郑芝龙所创建立的贸易帝国。当年郑芝龙既是明朝的官员,同时也是海商巨头,利用其种种关系,在全国建立起庞大的贸易网络。后来明朝灭亡,满清入主中原,但民间的贸易并没有因此而断绝,郑成功控制了中国长江以南到广东的海域,郑氏商船更是垄断了海上贸易,清政府控制区的商品货物要出口到国外,仍然必须与郑成功合作,当然,这种合作是非官方性质的,而是民间走私性质。

郑成功作为民族英雄的光环过于耀眼,以致于经常被忽视他的另一面,他实际上是一名伟大的商人,他控制的商行不仅仅局限于厦门、泉州一带,而且延伸到中国的内地,甚至是清政府的所在地北京。

郑氏旗下拥有十大商行,分为山海两路。

山路五大商行分别是金行、木行、水行、火行、土行,估计是分布于北京、苏州、杭州、山东数地,而总部大约是设在杭州。海路五大商行分别是仁行、义行、礼行、智行、信行,主要分布在郑成功控制的泉、厦一带,其中海商五商领袖有泉州人曾定老、伍乞娘、龚孙观、龚妹娘等,这里可以看出泉州人之善于经营,不独今日,明清时代已蔚然成风矣,而且从姓名上看,似乎五商领袖中有两个是女人。

后来由于黄梧的告密,使郑成功在内地的商行遭到很大的破坏,给郑氏的商业贸易带来重大的损失。不过郑成功似乎通过种种努力,保护住了一部分内地的商行,特别是在杭州一地的商行,仍然顽强地存在,躲开清政府的查抄,这也许与浙江反清力量比较强大有密切的关系。

郑成功决心再度攻略浙江,除了夺取兵进长江的战略支撑点之外,很可能也是开辟新的贸易渠道,因为根据史料的记载,在之后的几年里,郑成功在内地的主要商行,全部转移到浙江。

七月,郑成功将厦门的事务交给忠振伯洪旭之后,亲自率军北上。

北征大军首先在兴化的涵头、黄石一带取粮,清军不敢轻举妄动,只任得郑军大肆掠取,各船均满载粮食,然后在凤埔驻扎数日后,于七月二十九日扬帆北上。

八月十二日,郑成功的海军舰队进抵台州的海门港。海门在台州东南九十里,是进入台州的门户,海门西岸清军守将张捷、前所守将刘崇贤以大炮还击,但是射程有限,并不能伤及郑军的船只。

郑成功决定绕开海门,乘风逼进黄岩县内港。诸位将领纷纷结郑成功说,海门卫所还没有攻下,怎么就进逼内地呢?郑成功胸有成竹地回答说:“海门,台州门户,若先得台州堂奥,门户岂暇掩辟耶?”下令在黄岩附近登陆,先攻打黄岩县,然后直接进攻台州。

郑军登陆后,马上向黄岩县发起进攻,黄岩守将王戎率兵马迎战,结果哪里是郑军的对手,才一交锋,便被斩杀数十人,赶紧溜回城内固守。

郑军追击到城下,将县城团团围住。王戎一看郑军的架式,是非攻下县城不可了,想来想去,只有投降一条路可走,便在西门竖起降旗,郑成功派遣张英率军纳降,然后大部队进城。在黄岩战役中,出了一个小意外,围困南门的援剿后镇指挥官林明,不知道守城的清军已经在西门投降,他见城头上没有敌军,在没有得到郑成功的命令之前,就下令登上城头,自以为立了大功,派人驰报郑成功。结果郑成功大怒,下令逮捕林明,以\"无令登城\"为罪名,重责六十棍。

拿下黄岩城后,郑成功大军直逼台州府城。

八月十八日,郑军包围台州。台州大为恐慌,清军镇将李必见郑成功人多势众,阵容整齐强大,心生畏惧。他上任之时,就听说前任台州守将马信慕名归降郑军,而且受到了郑成功的重用,所以内心颇为动摇。

郑成功望见城头上清军的旗帜参差不齐,而且官兵乱成一麻,笑道对诸将领说:“我观城上情形,虏将非走即降,断无有死守之兵当此时对垒而参错如是。马提督你前年守此,有旧属者可遣招之,必断然来归也。”郑成功说的马提督,就是反清归明的前台州守将马信,马信便派人进城,对城内守将李必进行劝降。果然不出郑成功所料,李必果然无心抗战,率部献城来降。

在郑军夺取台州府城后,清军大为震动,台州所属的县邑更是闻风丧胆。太平县守将高绵祖献城投降,之后,天台县守将韩文盛也率军来降,仙居县的清军守将弃城而逃。

九月八日,郑成功转而进攻进入台州的海上门户海门卫所。后提督万礼率军进逼海门卫,但是海门卫的地形非常险要,西北一带都是高山峻岭,南面环海,而且清军驻兵不少,这给郑军的进攻增加了许多麻烦。

万礼准备在东南角架设大炮轰击,郑成功前往视察阵地,发现海门卫恃险而守,强攻的话必然会付出巨大的伤亡,于是派人进城招降。由于台州府及诸县邑均落入郑军之手,海门卫虽然地险兵多,但是绝难以抵挡郑军的强攻,守将张捷思虑再三后,接受了郑成功的招降,率守军出城迎附。几天后,清军的另一座堡垒海门前所也被郑成功招降,守将刘崇贤也反清归明。

郑成功攻城掠地,进展非常顺利。正当浙江形势一片大好时,福建闽安的形势开始岌岌可危了,清军利用郑军主力北上之际,加紧布署,准备夺回闽安城。

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秦末:打猎养家,我替汉高祖斩白蛇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重生1960:从深山打猎开始逆袭!重生七零,靠深山打猎养活妻女!穿书七零撩男神,科研致富兴祖国魅魔男娘,大姐姐们都想感化我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雷!京圈太子爷美色撩人!她闪婚了纠察特种兵,全军通报范天雷!重生保姆四十岁,豪门大佬宠上天穿越雪中从帮赵楷登上皇位开始我达奇也想当总统!长姐难为,我靠大山种田还债末日游戏之我是NPC不良人:殿下收手吧!前方玄武门刚财富自由,你说我是太子爷?我的网红之路怦然心动妙手大仙医真千金出狱后四个哥哥跪着求原谅九转吞天诀纨绔舅舅和他的十个大帝外甥小将军与联姻太子一见钟情啦!四合院:开局拿下三个管事大爷福泽运顺,侯府团宠她是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