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一著名论断虽然使得八十年代初社会上逐渐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风气,但汶河中学的教育现状却让方校长忧心忡忡:“知识改变命运,但这些孩子连获取知识的机会都如此渺茫,谈何改变?”
作为一所乡级中学,汶河中学不光教育资源严重奇缺,而且不少家长对于子女教育的理解就是望天收,除了少数出类拔萃的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天赋脱颖而出,大多数孩子往往中途辍学或混到初中毕业后便回家务农。
面对这样的现状,方校长四处奔走,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甚至自掏腰包为贫困学生购买学习用品。
然而,观念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许多家长依然认为“读书无用”。
这辈子就是因为活的太明白,杨一木这时反而心里安静不下来。
难怪说,后来家长教育孩子,总说自己当年没赶上好时候,没能好好读书,如今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或者活跃在建筑工地上,牙都掉了还在扛水泥挣钱糊口养家。
即使上辈子他已经经历过这些东西,可依然感到力不从心,不是身体上,而是如果没有相应的能力来应对这些复杂的教育问题,人就会活得非常痛苦。
想多了,杨一木自认为苦命。光替方校长着急也没用,他只能每天按部就班地上课、下课。只有每到星期六下午抽空回一趟富平,第二天夜里再随船返回安州。
学校的生活是平淡的。杨一木每天早睡早起,偶尔早上会去学校操场跑两圈。
教学上,杨一木没有太大压力。在现在看来,那时的初中教学内容大部分还比较简单,大抵每天耗时间。即便如此,他也不好意思翘课,每天认真备课、批改作业是必须的。
真要是敢有一点出格的事,简直就是误人子弟、千夫所指。
杨一木也期望着回自己那个小院能安心睡个觉啊,不行啊,方校长苦心劝进啊,作为新时代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对这个时代负责,尽努力教好这些孩子们啊!
至于同事偶尔起哄搞个聚餐什么的,大多aa分摊。杨一木虽然已经是个万元户,不差钱,但也不能请聚餐。一群老师当中,数他年龄最小,又没成家立业,出头显摆,谁能好意思受着?教师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书生气重,铜细观念强,三四十岁的人又好面子,难免要回请。可谁手里能阔绰呢?
老实讲,这会儿汶中还属于郊区农村中学,穷得很,教师拖欠工资动辄半年一年都是家常便饭。
何况汶中除了方校长和他,还有一个中师毕业的赵老师,其他人都是民办教师甚至代课教师,每月收入只有编制老师的一半,一二十块的工资,养家都难,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让他们“打掉牙往肚子里吞”,简直遭人恨了。
杨一木只是偶尔抽烟,他多散几根烟,就这烟也只敢买“大前门”,一毛一包,既能讨好人,还显得会来事。
日子转眼就到了六月,杨一木觉得自己是不是低调的过分了。
每天说话、穿衣、吃饭,什么都要煞费苦心,生怕一不小心,乐子就大了,不符合低调的风格啊,到时候学校这帮学究都会死死的盯着你。
这天下课铃一响,趁方校长不在,杨一木马上拉走林芳。本来想着趁着天色还早去市区浪一浪,这么简单的愿望都破灭了。
回来拿上钱,还没锁门,忽然门口一暗,有人进来了,杨一木下意识地扭头看。
这人一米七上下的身高,一张看上去有些木纳的脸庞。
林芳跟着瞅了一眼,开口道:“林东,你咋找这儿来了?”
又转身对杨一木说:“这是我弟,一木,你也认识认识。”
那次上门提亲的时候,林东没在家,他也从不来过学校,所以杨一木与他并不熟悉。
杨一木一手伸过去:“东哥!”
林东的表情似乎有些复杂,进来的时候应该是带着些怨气的,但进来之后看见杨一木却又有点愣,这时候还没回过神来。过了一会儿,才下意识地伸出了手。
这个年代的男孩子,一米七身高不算矮,但站在杨一木向前,赫然发现,自己居然需要微微仰头跟对方说话。
如果姐姐要是嫁给这个男孩的话,似乎也是不错的。
以前他爸妈提出去谁能拿二千八的彩礼,就把闺女嫁给谁这事,他是有些羞愧的。
正经人家嫁闺女,彩礼要个二百八十八,算高的,一百八十正常,一百二,八十八的都有,但二千八……叫谁说,这也得算是卖闺女。
偏偏把姐姐卖给人家,换了钱还是替他爸还赌债的。
“哎,东哥,坐,进来坐吧。”杨一木只能先招呼。
林东坐下看了一眼林芳,就收回视线,剩下的反倒是木讷和拘束了。
杨一木看出他似乎有事要找林芳,可能不方便开口,就直接道:“那行,你们先说会儿话,我出去买点菜,晚上就在我这儿喝一杯。”
等回到家的时候,杨一木看见林芳坐在堂屋里光叹气,又看了看旁边闷头的林东道:“你们这是怎么了,看着不高兴?”
林芳倒是不好意思的说道:“先前李和平送了三千块钱,被我妈收下了,说是……说是给我们家的彩礼钱。后来刁青松那笔欠债不是还上了吗,我妈自作主张,拿这钱给我弟订了一门亲,彩礼也给了,衣服也买了,家里啥的也置办的。这不是端午节了吗,早上我弟上门送节礼,人家没收。”
杨一木倒是不知道这事,这些日子忙着教课,周末还要回富平,一直没问过林芳现在她父母到底啥意见?
大概林芳也怕他知道她父母收了李和平彩礼钱,也没吱声,光顾着自己硬抗。
林东是林芳家唯一男孩,都二十五了,好不容易找到合适人家,送礼被退了,人家这是一点不顾脸面来退亲了。
一般农村要退亲,起码让媒人提前招呼声,没有这样礼送到门口,才来赤裸裸打脸的。
农村被退亲,只要男方女方两家提前招呼好,打个孩子性格不合的幌子,也就遮掩过去了。可是像这样一声不吭,赤裸裸的打脸,就是少见了。
更关键的是李和平那三千块用了不少,如果林芳同意也就罢了,可偏在林芳遇见了坎,铁了心死活不同意这门亲。这钱又被他家给花了,这窟窿怎么填?谁来填?
周秀梅就慌了,安排林东过来赶紧让林芳回去。
林东来的时候还对杨一木一肚子怨气,以前一直认为姐姐跟杨一木谈对象这事不靠谱,他姐二十七了,这小子才二十一,会不会太年轻了点?怎么能放心把姐姐交给他?怎么也应该找个更稳重、更有实力的,比如李和平那样的,年纪大了点,至少能保证姐姐以后的日子不会太苦。
可今天一进门,看到杨一木那张年轻却沉稳的脸,怨气突然就消了一半,甚至一瞬间就对杨一木很满意,到嘴边的话,想说的话也不太说出口了,生怕给姐姐丢人。
所以一直到杨一木走了,才跟他姐唯唯诺诺的说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