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在二楼窗户口的林逸也提起了耳朵。
刚刚楼下电视台来了以后,便经过了简单的布置,随后便直接开始了采访。
楼层不高,林逸能很清楚就听到采访的内容。
正好也是听听,因为自己这个蝴蝶,老刘头认知里的过去有什么改变。
“有!当然有!”
老刘头思索了一下立即点头。
“我那时候小,是个小毛孩子什么都不懂,但是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有人给我们那个边区捐款。”
女记者点头道:“嗯,能不能详细说说,当时收到捐款时,作为童子兵你的心情吗?”
“高兴,当然是高兴。”
老刘头咧起假牙笑道。
“我们家爹娘本来不同意我当童子兵,觉得我天天在外面跑,不帮家里干农活耽误了收成。”
“可自从那次捐款后,我这个童子兵每天竟然也能领到一份粮食,这下我老爹老娘就不再反对了。”
“后来鬼子来扫荡,就是靠着我们这些童子兵提醒,才让村里提前知道,好让乡亲们提前撤离了。”
记者:“就是说,当时那份慈善捐款算是间接救了整个村子?”
老刘头重重点头道。
“对!可以这么说,我一直想跟那个恩人说声谢谢,不过现在倒是不用了。”
听到这话,女记者很是好奇。
“为什么不用了?”
老刘头咧嘴一笑,指了指楼上,
“恩人就住我家楼上呢,我现在每天去给他请安都行。”
女记者提前并不知道情况。
顿时更加好奇,本想深入采访,不过被旁边的摄像师提醒才恍然大悟。
“说起来,你们要采访其实应该采访楼上林老先生啊,为啥要来采访老刘头啊。”
周围街坊邻居有人插了句嘴。
老刘头闻言也不恼,笑着解释道。
“这个你们就不懂了吧。”
“老林可不在乎这些虚名,他做了那么多大事,都能瞒着那么多年。”
“现在一个小采访肯定不会愿意。”
二楼窗口,听着楼下在谈论自己。
林逸无奈地摇了摇头,没有再听下去的兴趣了。
不过从刚刚老刘头的采访内容,也大概知道一些事了。
原本历史上,老刘头当童子兵,爹娘包括整个村子都反对。
再然后村子遭了鬼子扫荡,大家知道了提前打探消息的重要性,才又组织了童子兵。
可因为自己的改变,让老刘头提前加入了童子兵。
虽然,结果一样,但过程却有了很大差别。
当然,最大的改变就是老刘头的村子没有被鬼子扫荡。
“确实改变了。”
“而且是正面的。”
林逸点了点头。
虽然是捐款,做了好事,但实际上结果是怎么样谁也不清楚。
现在从老刘头口中得知结果,林逸心里也得到了很多安慰。
“只是,这些改变还不够啊。”
坐在办公桌上,看着玻璃下面罩着的信封,深吸了一口气。
“还能做的更多。”
笃笃!
这时卧室门被人从外面敲响。
紧接着林小小声音传来。
“太爷爷,楼下记者上来咱们家了,他们想见您一面,您要不要见见?”
回忆的思绪被拉回。
林逸推着轮椅来打开门。
见到俏生生站在门口的林小小,以及在她后面几名正拘谨坐在沙发上的电视台一行人。
见到老爷子出来,几名电视台人员都齐齐站起了身,不敢有丝毫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