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远交近攻抗曹寇
夜色更深,襄阳城内灯火渐暗,只有城墙上的火炬依然熊熊燃烧,映照着王厚坚定的面容。
他站在城头,眼神如鹰隼般锐利,内心却在思考着更为深远的计划。
曹操的全面攻势迫在眉睫,王厚知道,单凭荆州的力量难以抵挡。
他必须寻求盟友,共同对抗即将到来的风暴。
“来人,传我的命令,速召马良前来议事。”王厚低声吩咐道,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
亲卫迅速领命,片刻后,马良匆匆赶到。
“主公,有何要事?”马良行礼问道,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与紧张。
“马良,我有一重要使命交予你。”王厚深吸一口气,转身望着城墙外的黑暗,缓缓说道,“曹操大军来势汹汹,单凭荆州的力量难以抵挡。我决定派遣使者前往江夏,与刘备商议联合抗曹之策,并请求他派兵相助。”
马良闻言,”
“正是如此。”王厚点头赞同,接着说道,“此行关系重大,非你莫属。务必与刘备详细商议,争取他的支持。荆州的存亡,全在此一举。”
马良郑重地行了一礼,坚定地说道:“主公放心,微臣定不辱使命。”
“很好。”王厚拍拍马良的肩膀,襄阳城的安危,就在你这一趟使节上。
”
马良领命而去,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王厚望着他远去的方向,心中既充满了期望,又有着难以言喻的重压。
他紧握剑柄,心道:“刘备,希望你能明白我的心意。”
此时,城墙下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王厚转头望去,只见蒋琬匆匆赶来。
蒋琬一步一喘,显得有些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
“主公,有何要事?”蒋琬敬礼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蒋琬,你来的正好。”王厚微笑着点头,心中却已有了另一个计划,“我还有另一件重要的任务需要你去完成……”他的话语戛然而止,“蒋琬,我打算派你前往江东柴桑会晤孙权。”王厚目光灼灼地看着蒋琬,郑重地说道。
蒋琬听闻,身体微微一震,他知道此去责任重大。
王厚一边踱步,一边继续说道:“曹操大军压境,其水军若从长江施压,我荆州危矣。孙权占据江东,水军强盛,若他能出兵相助,派水军抵御曹军于长江之上,我荆州便可无后顾之忧。”蒋琬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
“你此去,我会命人准备诸多宝物和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函。”王厚停住脚步,眼神中透着谨慎细致。
他轻轻摩挲着手中的剑柄,似乎在借此稳定自己的情绪,“这些宝物和信函定能增加我们的说服力,让孙权看到与我们联合抗曹的好处。”
蒋琬看着王厚,眼神坚定:“主公放心,我定会全力以赴,说服孙权出兵。”他的声音沉稳,透着一股决然。
王厚走到蒋琬面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相信你。此去柴桑,路途遥远,你要小心。”蒋琬能感觉到王厚手掌传来的力量和温度,那是主公的信任和期望。
蒋琬领命而去,王厚站在城头,听着蒋琬逐渐远去的脚步声,心中默默祈祷。
此时,夜风吹来,带着一丝凉意,吹得城墙上的火炬呼呼作响。
王厚的衣袍随风飘动,他紧了紧披风,目光望向远方。
“主公,您真的认为他们会答应出兵相助吗?”庞统不知何时来到王厚身后,轻声问道。
王厚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透着自信:“且看我等如何谋划。”说完,他转身大步走下城墙,只留下庞统站在原地若有所思。
王厚回到府邸,灯火通明,将白日里沙场征战的肃杀之气驱散了几分。
庞统紧随其后,眼中带着几分疑惑:“主公,属下愚钝,还请主公明示。”
王厚并未立刻回答,而是走到沙盘前,指着襄阳南部一片开阔地带,缓缓道:“士元,你认为曹操会从何处进攻?”
庞统上前细细观察,手指在沙盘上游走,最终停留在襄阳城南:“曹操兵多将广,必会分兵几路,对襄阳形成合围之势。而这南部地势平坦,最适合骑兵突袭。若我是曹操,定会选择此地作为突破口。”
王厚闻言,哈哈大笑,眼中满是赞赏:“士元果然深谙兵法,与我所想不谋而合!曹操自诩用兵如神,但我偏要让他尝尝苦头。”
他语气一顿,眼中精光闪烁:“传我命令,命文聘即刻率领工匠营,整修襄阳南部所有道路,务必使其坑洼不平,布满陷阱。所有陷阱表面需以杂草树枝掩盖,务必做到天衣无缝,难以察觉。”
庞统听闻,”
王厚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陷阱之中,再辅以滚木擂石,一旦敌军陷入其中,便让他们尝尝从天而降的滋味!”
他走到案几前,提起笔,在绢帛上飞速书写着,墨香四溢。
写完后,他将绢帛交给亲卫,吩咐道:“将此信送往军需营,让他们务必在三日之内,将所有物资运送到位。”
庞统看着王厚有条不紊地布置着一切,心中暗暗赞叹。
王厚不仅武艺超群,更是一位深谋远虑的统帅。
有此明主,何愁大事不成?
王厚将笔放下,转过身,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众人:“此战,我们不仅要守住襄阳,更要让曹操付出代价!我们要让他知道,荆州不是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夜色渐浓,王厚站在灯火下,身姿挺拔,犹如一把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
“报——”
一声急促的通报声打破了府邸的宁静。
王厚眉头微皱,沉声问道:“何事?”
传令兵单膝跪地,语气急促:“启禀主公,前方探马来报,在襄阳城南十里处,发现曹军小股部队活动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