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哥现在在采石场当司机,晚上回来的就晚了一些。
“大柱他妈!我回来了!”于大哥还没进大门,就冲着屋里喊。
于大嫂从厨房走出来,“可算回来了,你要是再晚一点,我都得让大柱去采石场找你了!”
于大哥嘿嘿一笑,说道,“采石场给我们发的东西,还有这个,今天我运完货回来,采石场的人给我的,说是从京市寄到采石场,上面写的是我的名字!”
“我猜是老二和小江,就带着这东西回来了。”
于大嫂听到京市,眼睛就噌亮起来,“是小瓷和老二寄的!?”
“对呀,采石场的人说在路上走了快两个月了,这可真够慢的!”
夫妻两人赶紧进了屋,于大嫂让大柱去看着锅,她则和于大哥一起去拆来自京市的包裹。
周明礼和江瓷把东西包的很严实,又大又重,也不知道里面装的啥。
二柱凑过来好奇的问,“这是周叔和江婶子送来的吗?”
于大嫂满眼笑,“对,是他们送来的。”
于大哥拿了于大嫂的剪刀,很快就把包裹给打开了。
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布。
叠得整整齐齐的一大块棉布!
深蓝色的料子,是当下最时兴的颜色!
“这么一大块!”于大嫂震惊了,她赶紧拿起来仔细看看,颜色染得很均匀,摸着也很厚实,约摸着能做一身衣服呢!
下面还有其他的。
二柱惊叫起来,“哇!好多书!”
于大哥于大嫂没读过什么书,他们赶紧问二柱,“这是啥书?”
“我看看……”二柱拿起来,念上面写的小字,“赠大柱,二柱。”
“全是学习用的!还有本子!”二柱撇撇嘴,“周叔和江婶怎么送我和大哥这东西呀!”
“送你们这些是让你们好好学习!我这块布都比不上这些书!”于大嫂敲他的脑袋。
二柱把书放在桌子上,从夹层里,飘出了一封信。
于大哥抽出来,隐约能认出来几个字,但更多的就看不出来了。
他把信交给二柱,“你念!”
二柱只能当个工具人,念道,“致亲爱的于大哥,于大嫂,我们已安全到达京市,这里十分……什么华……程先生的安排让我们已经在京市安顿下来,因为房子是租住,我们有可能再次搬家,所以我将程先生的地址写在了下方,如果你们能到京市来,可以到我所写的这个地址找程先生。”
二柱念得磕磕绊绊,好歹也读完了。
他又把地址给念了一遍。
于大哥把纸笔给他,“你再写一遍地址,桂花,把信收好了。”
“我晓得。”
二柱又写了一遍地址,于大哥把那张纸给收起来,信则被于大嫂收到了他们放钱的盒子里。
除了布和书,里面还放了其他的东西,多是耐放的实用性工具和一些肉类的罐头,榨菜的罐头。
不提这些吃食和工具,那一块布就值不少钱了。
于大嫂看着布,就想江瓷想的很。
“也不知道咱们啥时候也能去京市。”
于大哥盘着腿,说,“我们车队也有往京市跑的货车……明年我努努力,争取调到跑京市的货车上,到时候我就能去京市了。”
于大哥用一个多月考了货车司机的证,现在拉的都是短途,后面更熟练了,肯定有去京市的机会。
“那可得给她们多弄点东西,我过完年多进几次山,采蘑菇和野菜,晾干了之后全给他们!”
于大嫂絮絮叨叨,又想到江瓷也不怎么会做衣服,还想着给她再做两件衣服一起带过去。
因为于大哥带回来的来自京市的包袱,于家一家过年的气氛越来越高涨起来。
不过大年三十嘛,每家每户都在往外飘饭菜的香味儿,哪家人会在过年的时候连年夜饭都吃不上呢。
是啊,谁呢……
……
ps今天只有一更哦,大家别等,明天依旧是中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