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无垠的印度大地上,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如无数根利箭般直直地射向大地,将大地烤得滚烫。
大明军队对印度旧贵族盘踞的城市展开了围攻,负责主攻的副将林羽正坐镇营地。
他的营帐搭建在一片略微高起的坡地上,营帐内,一张陈旧的木桌摆在中央,桌上摊放着一幅皱巴巴的地图,地图上用红黑两色的线条标注着双方军队的部署情况。
林羽眉头紧锁,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他时而凝视着地图,时而用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苦苦思索着下一步的攻城策略。
突然,营帐的门帘被猛地掀开,一名斥候风尘仆仆地闯入,他的衣衫被汗水湿透,紧紧地贴在身上,脸上满是疲惫,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急切。
他单膝跪地,气喘吁吁地说道:“将军,分布在印度各处的眼线传来消息,这座城市附近其他城市的一些印度旧贵族正在纠集他们的军队,似乎有前来支援的迹象。”
林羽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猛地站起身,椅子在他的动作下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觉,快步走到斥候面前,双手紧紧抓住他的肩膀,急切地问道:“消息可准确?那些旧贵族纠集了多少兵力?行军速度如何?”
斥候被林羽的举动吓了一跳,但还是迅速镇定下来,回答道。
“将军,消息千真万确。眼线回报,他们大约纠集了数千兵力,目前正在加紧行军,估计不出几日便可到达。”
林羽松开手,在营帐内来回踱步,他的脚步急促而沉重,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心头。“立刻加强营地的防御,通知各营将领,让他们提高警惕,严防敌人的突袭。”
林羽果断地下达了命令。
营地内顿时忙碌起来,士兵们如同勤劳的蚂蚁一般迅速行动。他们扛着沉重的木材和石块,加固营寨的围墙,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不断流淌,浸湿了脚下的土地。
一些士兵则忙着设置拒马、鹿角等障碍物,将它们整齐地排列在营地周围,形成一道道坚固的防线。
弓箭手们迅速登上营墙,他们熟练地检查着手中的弓箭,将箭壶整齐地摆放好,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和坚定。
火枪兵们则在营地周围巡逻,他们的脚步轻盈而敏捷,手中的火枪时刻保持着警戒状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林羽在营地中来回巡视,他仔细检查着每一处防御工事,不时地对士兵们进行指导和鼓励。“大家一定要打起精神来,敌人随时可能发动攻击,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林羽大声喊道。
士兵们纷纷回应道:“将军放心,我们一定会坚守营地,绝不让敌人前进一步!”
与此同时,在被围困的城市中,守城的印度旧贵族们得知有外援即将到达的消息后,顿时欢呼雀跃。
城堡的大厅内,灯火通明,墙壁上的火把熊熊燃烧,将整个大厅照得如同白昼。
贵族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头戴精美的头饰,聚集在大厅中央,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哈哈,天助我也!有了援军的帮助,我们一定能够击退城外的大明军队。”
一位年长的贵族兴奋地说道,他的声音洪亮而激昂,手中的酒杯随着他的动作不断晃动,酒水溅出洒在地上。
“没错,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必须重新策划对城外守军的反击计划。”
另一位贵族附和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急切和渴望。
于是,他们开始了长时间的商议。大厅内,众人围坐在一起,争论声此起彼伏。有人主张在援军到达后,内外夹击,一举击败大明军队。
有人则认为应该先削弱大明军队的实力,再进行决战。
经过激烈的讨论,一位年轻的将领站起身来,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说道。
“我认为,粮草是大明军队的命脉,如果能够烧毁他们的粮草,必将打乱他们的部署,为援军的到来争取时间。”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他们开始挑选精锐士兵,准备实施这个计划。
“我们要挑选最勇敢、最忠诚的士兵,组成一支敢死队。他们必须熟悉地形,能够在黑夜中悄无声息地潜入大明军队的营地。”
年长的贵族说道。
经过一番挑选,一支由两百名精锐士兵组成的敢死队组建完成。他们身着黑色的夜行衣,脸上涂满了黑色的颜料,只露出一双双锐利的眼睛。
他们的身上背着装满火种的袋子,手中握着锋利的匕首,随时准备执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