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干裂,毫无血色,头发和胡须花白且稀疏。
曾经那个叱咤风云、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开国皇帝,如今竟如此苍老衰弱。
朱允熥的心中一阵刺痛,这么多年来,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祖父。
记忆中那个威风凛凛、说一不二的身影与眼前这个病弱的老人重合在一起,让他的眼眶不禁微微泛红。
他伸出手,想要触碰朱元璋的手,却又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轻轻握住了那只干枯、布满青筋的手。
“祖父……”
朱允熥轻声唤道,声音有些哽咽。
朱元璋似乎感受到了身边有人,缓缓睁开了眼睛,那浑浊的目光落在朱允熥身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虚弱的微笑。
“允熥……你来了……”
朱元璋的声音微弱而沙哑。
朱允熥紧紧握着他的手,点了点头,说道:“祖父,我来了,您会好起来的。”
屋内的气氛格外凝重,只有烛火偶尔跳动的声音。
朱允熥坐在床边,静静地陪着朱元璋,回忆着过往的点点滴滴,心中五味杂陈。
朱元璋微微动了动嘴唇,发出微弱却带着几分熟悉威严的声音:“允熥,这些年……过得可好?”
朱允熥鼻子一酸,轻声说道:“祖父,孙儿过得挺好。”
“您不用担心,如今大明在各方治理下也算安稳。”
他刻意避开了朝堂之事。
朱元璋轻轻点了点头,目光柔和地看着朱允熥。
“那就好,看到你能把这天下守好,我也就放心了。”
他的声音虽虚弱,但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朱允熥的期许。
朱允熥想起小时候在祖父身边玩耍、学习的日子,嘴角不禁泛起一丝微笑,说道:
“祖父,孙儿还记得小时候您教我骑马射箭,那时候我总是学不好,您虽然严厉,但我知道您是为我好。”
朱元璋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回忆的光芒,干枯的嘴唇微微上扬,
“你那时候调皮得很,上马没跑几步就摔下来。”
说着,他轻轻咳嗽了几声,朱允熥赶忙起身,轻轻为他顺着气。
缓了缓后,朱元璋接着说道:“如今你长大了,也能独当一面了。”
“我还记得你第一次拿起剑,那股子认真劲儿,就像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朱允熥眼眶泛红,说道:“祖父,是您教会了孙儿要勇敢、要担当。”
“这些年,孙儿一直牢记您的教诲,不敢有丝毫懈怠。”
朱元璋看着朱允熥,眼神中满是欣慰,“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有主见,有魄力。”
“以后遇到什么难事,就想想咱们老朱家打江山时的艰辛,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朱允熥用力点了点头,说道:“祖父,孙儿明白。”
“您一生南征北战,打下这万里江山,孙儿定会好好守护。”
两人又聊起了一些皇宫里的旧事儿。
朱允熥说起宫中花园里曾经盛开的那些鲜花,朱元璋则回忆起某次宫廷宴会上的趣事。
他们的对话,没有朝堂上的权谋算计,没有国家大事的沉重压力,只是爷孙之间最纯粹、最温暖的闲聊。
在这昏暗的房间里,时光仿佛都慢了下来。
朱允熥和朱元璋沉浸在这温馨的回忆中,回到了那个没有纷争、只有亲情的美好时光。
朱允熥从那弥漫着药香与陈旧气息的屋子中缓缓走出,脚步有些沉重。
他的眼神中满是忧虑与不舍,刚刚与朱元璋那温情的对话还在脑海中回荡,祖父那苍老衰弱的模样更是深深刺痛着他的心。
站在院子里,朱允熥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他知道,此刻必须要为祖父做点什么。
他转过身,对着身边一直跟随的侍卫沉声说道:“速去传赵谦前来。”
侍卫领命后,迅速飞奔而去。
不一会儿,赵谦匆匆赶来,他看到朱允熥凝重的神情,心中已然猜到了几分。
他快步上前,单膝跪地,说道:“陛下,不知唤臣前来所为何事?”
朱允熥看着赵谦,眼中满是焦急与期待,说道:“赵爱卿,朕的祖父如今病重。”
“你即刻把太医院里最好的御医找来,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一定要治好他。”
赵谦微微一怔,他心中明白朱元璋“驾崩”一事已昭告天下,如今陛下这般要求,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言而喻。
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说道:“陛下放心,臣这就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