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八十二章 朱允熥要做的是让这些倭国人,永远的活在恐惧之中
第(3/4)页

要确保有足够空间用于建设训练场、营房等设施,且能有效防御外敌突袭,保障军校安全。

师资方面,朱元璋觉得仅靠受伤将士和军中将领还不够。

除了这些实战经验丰富的人才,还应广纳精通兵法韬略的文人学士。

这些文人虽未亲身征战,但对古今战例研究透彻,能从理论高度为学员们剖析战争规律。

可邀请那些对《孙子兵法》《吴子兵法》等兵书有深入见解的学者。

让他们来为学员们讲解战略谋划、军事哲学等知识,让学员们既有实战经验,又有深厚理论基础。

课程设置上,朱元璋认为要丰富且实用。

除了常规的使用等军事技能训练,还应着重培养学员的战术素养和指挥能力。

可以设置沙盘推演课程,模拟各种复杂的战争场景。

让学员们在沙盘上排兵布阵,锻炼他们的临机应变和指挥决策能力。

同时,增设情报收集与分析课程也至关重要。

教导学员如何获取准确情报,并从繁杂信息中分析出敌方战略意图,做到知己知彼。

另外,朱元璋考虑到军校的管理。

他觉得必须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赏罚分明。

对于学习刻苦、表现优异的学员,要给予物质奖励和荣誉表彰,激励他们不断进取。

而对于违反校规、训练懈怠的学员,则要严惩不贷,以整肃学风,保证军校培养出的都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军事人才。

最后,朱元璋想到军校与实战的衔接。

他认为不能让学员们只在军校里纸上谈兵。

应定期安排他们到前线部队实习,参与实际战斗或军事行动。

让他们在实战中检验所学,积累真正的战场经验,如此才能培养出能征善战、保家卫国的栋梁之材。

脑海中思索完,朱元璋将自己的想法写下。

“宋忠,你把这封信交给外面的人,让他们给允熥!”

“遵旨!”

宋忠接过信件,立马转身离开,不敢有丝毫的耽搁。

……

在那高高的城头上,朱允炆被绳索紧紧缚住。

当听闻朱允熥所做的一系列举措后,他先是一愣,随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身旁同样被绑着的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亦是面色复杂,无言以对。

过了片刻,方孝孺率先打破沉默,冷哼一声道:“哼,朱允熥这分明是在收买人心,不过是些小把戏罢了。”

齐泰也跟着附和:“没错,他这般作为,无非是想让天下人都对他感恩戴德,稳固他那来路不正的皇位。”

黄子澄皱着眉头,一脸不屑:“这些手段,看似高明,实则不过是为了满足他的私欲。”

然而,话虽如此,他们心中却也不得不承认,若是换做自己,确实很难想到如此周全且有效的办法。

方孝孺暗自思忖,抚恤伤亡将士、筹备军校。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能收拢军心民心,更对大明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他一心钻研儒学经典,在治国理政的实务上,竟不如朱允熥这般思虑周全。

齐泰与黄子澄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无奈与佩服。

朱允炆却依旧满脸怒容,他咬牙切齿地骂道:“他做得越好,我就越恨!”

“这本该是我坐的皇位,这些功绩也该是我来建立。”

“他不过是个篡位者,凭什么能得到这一切!”

他想起自己在位时,虽也一心想要治理好大明,却因种种失误,最终落得如此下场。

而如今朱允熥的所作所为,更是让他觉得自己的失败愈发刺眼。

在这城头上,朱允炆丝毫看不到朱允熥举措背后对大明江山社稷的深远意义,只是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怨愤之中,不停地咒骂着朱允熥。

……

金陵城下,倭国天皇直挺挺地跪在城门口。

他的膝盖早已麻木,彻底失去了直觉,身下是一大片凝固的血迹。

当听闻倭国人竟对大明将士造成了伤亡时,倭国天皇的脸上竟浮现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这笑容中夹杂着扭曲的快意,看到了大明军队受挫,就能让他找回些许作为一国之君的“尊严”。

然而,这笑容仅仅维持了片刻。

紧接着,他的眼眶中涌出泪水,先是无声地抽泣,随后竟嚎啕大哭起来。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倭国此举无疑是彻底激怒了大明。

以大明的国力和威严,接下来必将对倭国展开更加凶残的报复。

第(3/4)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读书潜修十年,只手镇压黑暗动乱带着技能去影视重生七零带着亿万物资撩糙汉军官春日咬痕都重生了,赚亿点钱怎么了替嫁太监三年,哥哥们跪求我原谅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重生1982:从摆地摊开始走向巅峰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终极一班:天道酬勤,最强班导联盟:开局唢呐,送走了周姐呆妹撕衣服,掐脖子,疯批大佬后悔了一个真实的出马仙让你表白警花,你说她爸是局长?蛇葬两极万象诀四合院:开局傻柱拒绝道德绑架被打脸后,我靠歌词系统征服全球你娶寡嫂我断亲,脚踹渣夫嫁皇叔!校花悔断肠:觉醒系统一拳惊江南!重生娶了清纯初恋后,再度发家致富!星际学院试炼二嫁京圈太子爷,姐靠的是玄学!干白事儿怎么了?有种别叫我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