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的将士们个个英勇无畏,我可不能落后于人。”
朱高炽站在一旁,他的身形略显肥胖,但却站得笔直,给人一种沉稳而可靠的感觉。
听到徐辉祖的话后,他点了点头,说道:“大舅说的对。”
“如今陛下治理下的大明,各方都在积极进取。”
“我们燕王府也不能懈怠,我们肩负着保卫大明北方边疆的重任,必须要为陛下分忧,为大明的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
眼下燕王朱棣失忆,整个燕王府的担子便落在了朱高炽这个燕王世子的肩上。
他每日天不亮就起床,处理着燕王府的一应事宜,从军事部署到府内的日常事务,每一个细节他都要亲自过问。
虽然事务繁杂得如同乱麻,但他却处理得井井有条。
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不仅要管理好燕王府,还要时刻关注着北方的局势,为应对北元的威胁做好准备。
朱高煦在一旁听着,迫不及待地说道:“大舅你说怎么打就怎么打,我要当先锋,我要给我爹报仇。”
徐辉祖听到朱高煦的话,微微皱了皱眉头。
他深知朱高煦虽然勇猛,但有时候过于莽撞。
不过他也理解朱高煦想要为父报仇的急切心情。
他转头询问了一下燕王的情况:“世子,燕王殿下如今身体状况如何?”
朱高炽听到这个问题,叹了一口气,“父王还是没有恢复记忆的迹象。”
“母妃每日都在悉心照料,御医们也都绞尽脑汁,他们尝试了各种药方,可是父王的病情没有丝毫的好转。”
“其余寻找来的大夫郎中也都用尽了办法,可是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担忧,眼神中满是对父亲的关切。
徐辉祖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他知道燕王朱棣对于燕王府的重要性。
但如今战事紧急,他也只能暂时将这份担忧放在心底。
他开始部署针对草原的新一轮进攻,他说道:“蒋忠等人那边已经在辽东地区搭建好了防线。”
“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眼下就差一个合适的时机。”
“我们要精心策划,务必一举成功,彻底消灭北元的残余势力。”
燕王府中的众人听到徐辉祖的部署,都纷纷点头,表示会全力配合。
……
李景隆和王景弘收到来自金陵的消息。
“王将军,陛下旨意已到,让我们把倭国天皇等人送去金陵。”
“李将军,这倭国天皇可不能有丝毫闪失,毕竟这可是陛下要的人。若是出了差错,你我可担待不起啊。”
李景隆笑了笑,说:“那是自然,我已经安排了最精锐的士兵来押送。”
“这些士兵久经沙场,忠诚可靠,定能将任务完成得妥妥当当。”
说着,他大踏步地走出营帐,大声喊道:“来人啊,把倭国天皇和那些幕府将军都给我带出来。”
不一会儿,倭国天皇和幕府将军们被押了出来。
李景隆看着他们,大声说道:“你们也算是有福气,能去我大明的金陵城走一遭。”
“那可是一个无比繁华的地方,比你们这倭国的京都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
“不过,你们最好老实点,要是有什么小动作,可别怪我不客气。”
“我大明的将士们可不会对你们手下留情。”
说完,他对负责押送的士兵头目叮嘱道:“一路上小心谨慎,不可有任何差池。”
“这一路上要时刻保持警惕,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不能放松。”
“要确保他们的饮食安全,不能让他们有任何机会逃脱或者自残。”
士兵头目恭敬地行了个礼,说道:“将军放心,一定完成任务,”
然后,押送的队伍缓缓出发。
押送的人走后,李景隆和王景弘则开始商讨一南一北扫荡倭国之事。
紧接着,两人各自带着队伍,以京都为中心,朝着南北两个方向进军,势必要彻底的消灭倭国。
……
一段时间后,押送倭国天皇的队伍缓缓抵达金陵城外。
朱允熥站在城楼上,目光冷峻地看着被押解而来的倭国天皇。
“让那倭国天皇直接到金陵城门前跪下来,这种人连进城的资格都没有。”
一想到原本历史上金陵的那场惨状,朱允熥心中就十分的愤怒。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那些倭寇在金陵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如今,他要让倭国天皇为他们的罪行付出代价,让他在金陵城前受尽屈辱,以告慰那些死去的大明子民。
紧接着,朱允熥对身边的侍从说道:“传朕旨意,让金陵城的百姓和官员们都前往城门前围观那倭国天皇。”
“朕要让所有人都看看,这曾经妄图侵犯我大明的人如今的狼狈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