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谦笑着回应:“夏大人客气了,你本就是能干之人,我不过是来搭把手。你且说说,是哪些事情让你犯难了?”
夏元吉指着一艘正在装载货物的船说:“你看这货物的装载,我虽有个大概的计划,但总担心有什么疏漏。”
“这不同的货物,重量、性质都不一样,该如何合理安排装载顺序和位置,才能保证船只的平衡和安全呢?”
“你看这瓷器,精美但易碎;还有这铁块,沉重无比;再看那些布匹,轻便又柔软。”
“要把它们都合理地安排在船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着船上不同的货物,眼神中满是担忧。
赵谦仔细看了看,说道:“夏大人考虑得很周全。”
“依我看,首先要把重物放在底层,像那些铁块、瓷器等,而且要均匀分布。”
“铁块可以放在船的中心位置,这样能降低船的重心,增加稳定性。”
“瓷器则要小心包裹,放在铁块的周围,用柔软的干草或者布帛隔开,防止在航行过程中相互碰撞而破碎。”
“然后再往上放一些轻便且不怕挤压的货物,比如布匹之类的。”
“布匹可以卷起来,整齐地堆放在瓷器和铁块的上方。”
“至于那些易碎的物品,除了瓷器之外,要放在比较安全的位置,周围最好用柔软的东西隔开。”
“而且在放置的时候,要避免它们受到挤压或者晃动。”
夏元吉点头称是:“赵兄说得有理。”
“还有这水手们的调配,我想挑选最有经验的水手负责关键岗位,但又怕人手不够。”
赵谦想了想,回答道:“夏大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从现有的水手中挑选出最优秀的,让他们担任重要职位,如舵手、领航员等。”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测试来选拔,看谁能更好地应对。”
“对于那些表现出色的,就委以重任。”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对一些年轻有潜力的水手进行紧急培训,让他们尽快熟悉一些基本的操作,这样就能补充人手了。”
“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如何正确地拉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修补船身等。”
“赵兄这个主意不错。” 夏元吉眼睛一亮,“那船只的检修?我担心有些地方我们检查不到位,万一在海上出了问题可就麻烦了。”
赵谦拍了拍夏元吉的肩膀说:“夏大人,这船只检修确实要细致。”
“我们可以分成几个小组,一组负责检查船身的木板是否有腐朽或者裂缝。”
“一组检查船上的绳索是否结实,还有一组检查各种设备。”
“每个小组都要有经验丰富的工匠带领,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很快一切就步入正轨。
朱允熥站在金陵城的城楼上,俯瞰着这一切。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自豪。
他下令宣布:“金陵以及附近的试点出海正式进行!”
这一命令如同春风吹过大地,百姓和商人们欢呼起来。
“出海喽!这可是大好事啊,说不定以后能吃到更多的海鲜,生活也能更富裕喽!”
“是啊,这可是难得的商机,我听说海外有很多奇珍异宝,这次出海,肯定能大赚一笔。”
“我家那小子一直想跟着船队出去见见世面,这下可好了,有机会喽。”
“陛下治理有方,咱们也能安心出海谋发展了,这是大明的福分,也是咱们百姓的福分。”
“没错没错,希望这次出海一切顺利。”
那欢呼声如同汹涌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在金陵城的上空回荡。
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开始,大明的海上之旅即将启航。
……
李景隆和王景弘率领着大明的海军舰队,向着倭国的方向破浪前行。
李景隆对身旁的王景弘说道:“此次出征倭国,定要让那些倭寇知道我大明的厉害,让他们再也不敢侵犯我大明的海域。”
王景弘微微点头,说道:“倭国虽小,但不可轻敌,我们要根据海上的情况随时调整战略。”
舰队继续前行,海浪不断地冲击着船身,溅起高高的水花。
当大明的舰队出现在倭国的海岸线上时,倭国的百姓们都被吓坏了。
在倭国的一个小渔村,村民们正在海边劳作。
突然,一个小孩指着海平面上的黑点大声喊道:“看啊,那是什么?”
他的声音清脆而稚嫩。
众人纷纷朝着小孩所指的方向望去,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