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晚月凝眉:“这个……需要很多人手,因为收集,挑捡和处理这些毛绒比较费时间,大人不防让别的地方一起做。”
荣阔叹气:“这些也不过是总需求量的三成,西北和东北两处也需要不少,被子倒还好,衣物的话需求量更大,平日里训练什么的,常有损毁,总要备足替换的,我会让其他地方赶制的”
谢晏道:“荣大哥放心,我一定尽力让人做。”
荣阔拍了拍他的肩膀:“阿晏,我就不说谢了,明日我便启程去通知其他地方,让他们按县君的法子尽快制作,我留两人在这里,待做好一批后,让他们先行送去边境。”
谢晏应声,荣阔去找他的手下吩咐事情。
李晚月看向谢晏说道:“就算你让整个县的人来做,人手够,但是布匹和毛绒这些去哪儿找?”
“找商户,他们向来要做表面功夫,此事对朝廷助益良多,不会有商户不想同一份力。”
说着,谢晏看向李晚月:“晚月,你回去后告诉你们村长,村子里的村民若是想做,每天三十文,让他记好。”
“好。”
李晚月知道他还有事要忙,就直接和李大川回去了。
谢晏把人送出县衙后,立刻让书吏写了一份告示贴到城门处,又让衙差通知各镇亭长,让他们把管辖地的鸭毛鹅毛收集起来。
并让人根据李晚月带来的绒毛做参考,分别去其他镇教他们挑捡能用的毛绒,和清洗处理的法子。
随后让人请秦允亦前来。
秦允亦听说后,当即表示愿意从各地调货布匹,还会让交好的商家一起调送布匹,收集绒毛。
另一边,李晚月回去后,把事情告诉村长,村长立刻通知大家伙。
村民听到可以挣钱,自然高兴。
听说鸭毛鹅毛可以用,有的都想回家把自家大鹅身上的毛拽点下来。
整个安平县的百姓都忙起来。
有秦家和各商户的帮忙,二十多天的时间,就把荣阔需要的衣物做好了,期间已经运送出去三批。
而上次土豆的钱也批下来了,谢晏让清风和书吏带着钱去了村长家,挨个分给大家,最少的也分了十两,多的七八十两的也有。
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
这下,可不止能过个好年,还能过个奢侈的年。
人们纷纷买肉宰鸡,当天晚上,整个稻花村都飘着肉香和米香。
虽说这半年跟着李家挣了些钱,但肉也是不敢痛快吃的,米饭也是偶尔吃。
今儿个炖肉配上大白米饭,痛快的大吃了一顿。
初冬的早晨,枯黄的草木上披了一层寒霜,远处的山被薄雾环绕,人们换上暖和的冬衣。
家里囤够了粮食和柴火,手里有钱有粮,可以安心猫冬了。
李家因为做了火墙,各个房间暖如春日。
仓库里不仅有柴,还有碳,虽说房间内不用再放碳盆,但是围炉煮茶什么的,还是要用的。
花厅内,沈老头吃着油条,茶鸡蛋,胡辣汤,享受的眯着眼。
自从李晚月做出这三样,他隔两天不吃就想的紧。
可是油条重油,李晚月不让家里人天天吃,另外两样不限制。
沈老太见他还在慢悠悠的吃,不由拍了他手臂一下,道:“阿晏等会儿要来下聘,你还不赶快吃完了出去等着。”
“美食就是拿来享受的,他来的话差不多要午时了,还早呢,再说了,有大山他们就行了,咱在一旁看着就是。”
“你心可真大。”
沈老太瞥了他一眼就出去了。
近午时,薄雾散去,阳光冲破云层,洒下一片温暖。
喧闹声由远及近,顺子快步跑来,大声道:“来了来了。”
李有山夫妇立刻去了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