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03章 新君继位,两宫太后
第(1/1)页

福宁殿内痛哭一片,天色将明时,丧钟响起,皇帝驾崩的消息传扬开来。

此时汴京城中,赶着上早朝的官员们听到丧钟声才反应过来,是官家驾崩了,皆痛哭不绝,而早起摆摊的小贩们也是频频拭泪。

在先帝病榻前的眼泪一点不比外面少,新君和几位公主、王爷还伏在先帝榻边哭泣。

满屋哀色,见皇后曹氏和宸妃卫氏还在垂泪哭泣,几个孩子就快哭晕过去。

首相韩章上前宽慰道:“官家,先帝去世乃是急症,并未遭受太久的病痛折磨,这是人生幸事。生老病死,人生来都要走这一遭的。还请官家继位,也安了先帝的心。”

太子赵旭泪眼朦胧,看韩章凑过来说话,才想起来如今这声“官家”是在叫自己,未语泪先流。

放任着韩章搀扶着自己起来,待大臣宣读遗诏。

礼部尚书擦了擦泪,见众人皆在下首跪地听旨,清了清嗓子宣读先帝遗诏:

“朕在位四十余年尽心竭力,唯恐辜负先帝所托。近来患病,虽有好转,但还是留有遗诏以防后患。太子赵旭,朕第四子,雅性聪辩,明习政事,善骑射,有巧思,可于柩前即皇帝位。继位后,应迎嫡母曹氏居慈宁宫,为慈宁太后。”

念到这里,礼部尚书顿了顿,继续道:

“迎生母卫氏居慈安宫,为慈安太后。因太子年幼,准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协助新君处理政事。朕去后,丧服以日易月,山陵制度务从俭约,切勿劳民伤财。诸位大臣务必辅佐嗣君,使江山社稷得以稳固,勿违朕意。”

听到由太子继位,迎嫡母曹氏为太后时,各位宰辅大臣面上还绷得住,这是应有之事,不管心里怎么想,诸位大臣面上皆是一片悲戚之色。

史上不少少主登基,由太后临朝称制的例子,甚至不太远的三十多年前皇太后刘氏就差点没登基了。

少主年幼,母后摄政,免不了要倚重臣工,甚至当君权越弱时,相权就越大。

可听到迎生母卫氏也为太后时,在底下听旨的宰辅大臣都微微抬了抬头,可见另外几个老狐狸都一言不发,自然自己也就不出声。

虽说前朝也有封皇帝生母为帝太后或皇太妃的,但却都是新君册封,不像这是先帝遗诏。想来先帝在临去时,还在记挂着生母李宸妃吧!

不过一后一妃都尊为太后,且无另外尊号,也可以称得上端水大师了。不过也好,曹家、卫家都是军功人家,定不会看着另一个外戚权倾朝野,为非作歹的,也算是制衡之道了。

群臣皆无异议,山呼万岁,迎太子赵旭继位。又因太子年幼,由慈宁太后曹氏、慈安太后卫氏临朝听政,协助处理军国大事。

一切尘埃落定,新君被众臣盯着还有些茫然无措,他下意识看向母亲。

卫知意拿手帕替儿子擦了擦面颊上的眼泪,说道:“先帝虽有意节俭,但陵墓好歹也是先帝百年之后的居所,就算不劳民伤财,也该让先帝住的舒服才是。事死如事生,还请韩相公担任山陵使,负责先帝的丧葬事务。”

山陵使是负责先帝丧葬事务的五使之首,按照惯例本就是应该由宰相担当,作为首相,这个位置韩章自然是当仁不让。

见韩章领旨后,卫知意又点了其余几人负责丧礼,“勘察陵地、议谥号、出使外邦告哀、新君登基仪式,都是大事,此番还有劳诸位了。”

见诸位臣工领命退下,卫知意又看向曹皇后,曹皇后比她还要大上十五岁,如今四十有七了,撑了一夜也是困乏至极。

关切道:“姐姐的身子可还撑得住?迁移宫殿倒不是急事,旭儿还没有妃嫔等着入住,这事还可缓两天。可还有后宫女眷排班守灵未安排,耽误不得。若是姐姐累了,便先由我排三日班,姐姐歇息好了,再来定夺?”

第(1/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分手后,霸总他坐不住了修仙我有一枚乾坤戒工地搬砖的我,被首富亲妈找回家开局神童:他才两岁?这不科学啊!戚家军演义大明:直播演绎为大明续运三百年鲁班书末日:都重生了,我做尸王怎么了通玄塔吾为人皇,开局上交终结者副本林知意宫沉都市重生:高冷校花太会撩妻女死祭,渣总在陪白月光孩子庆生林知意宫沉徒儿别眨眼,为师这一剑很帅!深山老猎杀伐果断:带着将军抢皇位负债后的我,意外成了人间锦鲤妻女死祭,渣总在陪白月光孩子庆生年代:1949从创建友邦开始猛龙下山,我有九位绝美嫂子七零:冷面军少被作精娇妻拿捏了穿越大明,我要逆天改命被逼入赘,我种田崛起横扫天下林枫苏慕白赵远明林辉